发现了吗? 中国市场对美国、日本、韩国汽车都开放,但美国汽车只有别克还能混进前20名。 丰田在中国排老三,德国汽车勉强维持,韩国汽车在中国已经完蛋了。 咱们中国市场真心做到了海纳百川,给各国汽车品牌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不过消费者眼睛是雪亮的,谁的产品好、谁的产品跟不上时代,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美系车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萎缩到很可怜的地步,除了别克还能在前20名里见到,其他美国品牌几乎已经消失在主流视野。 就连曾经风光无限的福特汽车,也不得不暂停向中国出口部分车型,因为高额关税让它们失去了竞争力。 日本丰田虽然还能在中国市场排到第三位,但明显感觉后劲不足。上半年丰田利润大幅下滑,燃油车遇冷而氢能源又遇阻,纯电转型也是困难重重。 德国车情况稍好一些,但也在走下坡路。宝马、奔驰、奥迪这些曾经的豪华品牌标杆,现在在中国市场销量与业绩双双下滑,与中国本土品牌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 最惨的当数韩国车,在中国市场几乎可以说是“完蛋了”。2025年第一季度,韩系车在中国销量仅为9.4万辆,同比减少39.3%。 现代和起亚虽然还在努力维持,但那个号称韩国豪华品牌的捷尼赛思简直成了行业笑话,卖一辆车成本高达121万元,亏损速度甚至超过了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 韩国车在中国从过去的流行品牌到现在几乎被人遗忘,也就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再看美国市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美国政府对中国汽车紧闭大门,高筑关税壁垒,导致中国汽车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公平竞争。 结果就是丰田在美国排老大,韩国车在美国也能卖得不错,甚至还能压过美国本土品牌。 美国市场上半年销量前十车型中只有特斯拉Model Y一款新能源车,其余全是燃油车。皮卡车型占了三位,日系SUV和轿车表现突出。 这种市场结构明显落后于时代,新能源渗透率仅有20%,而且以混动为主,纯电车型销量还在下滑。 美国人自以为市场很开放,实际上对中国汽车完全封锁,这保护了他们的传统车企,但也让美国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全球最先进的电动汽车产品。 如果没有这种保护主义政策,美国汽车工业可能早就面临巨大挑战了。 就在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的同时,中国自主品牌却高歌猛进。 鸿蒙智行已经在中国汽车市场排进前五,吉利汽车以月销14万多辆的成绩稳居第二位。比亚迪年销量突破四百万台,是丰田中国销量的两倍有余。 中国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在国际市场上也开始崭露头角。虽然目前还没有中国汽车进入美国销量前十,但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市场的封锁政策,而非产品竞争力问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无论在技术、设计还是智能化方面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日-德-韩-美的五级鄙视链已经形成。 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新能源转型实现了“换道超车”,自主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和技术迭代快速崛起;美国市场则依托成熟的燃油车体系和消费惯性,维持传统巨头的主导地位;日本和德国车在中间挣扎;韩国车除了在本土和部分海外市场,已经越来越边缘化。 如果美国敢对中国汽车放开本土市场,中国汽车将第一时间展示什么叫做真正的竞争力。 这不是说大话,而是基于产品实力和技术水平的客观判断。中国电动汽车不仅在价格上有优势,在智能化、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方面也领先全球。 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不是靠保护主义,而是靠真刀真枪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公平竞争的环境,让全球消费者都能自由选择最好的产品。 只有这样,整个汽车产业才能更快地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福祉,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这个世界正在快速变化,汽车行业的格局也在重塑。 那些固步自封、依赖保护主义的车企和国家,终将被时代淘汰。而拥抱开放、积极参与竞争的企业和国家,将会引领未来。 我相信中国汽车产业的道路会越走越宽,不仅在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也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参考资料:丰田上半年利润大跌,燃油车遇冷氢能遇阻,纯电转型能否助其破局?——搜狐网
比亚迪的大多数车,都是续航500左右很短,而且车身重。他把他的磷酸铁锂卖给别
【172评论】【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