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陆绕开马英九,直接将洪秀柱请上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排时,一个清晰的“破局”信号,

周律鸣法 2025-09-09 16:42:10

当大陆绕开马英九,直接将洪秀柱请上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排时,一个清晰的“破局”信号,就已经发出:大陆的耐心已经耗尽,未来,只跟“行动派”打交道!   最近天安门城楼上的一排座位,可是让两岸关系看热闹的人们看出了门道。   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不仅受邀参加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更直接被安排在了天安门城楼的第一排,这个位置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坐的。   而以往经常被大陆礼遇的马英九,这次明显被绕开了。   这小小的座位变动,背后藏着大大的政治信号,说白了就是大陆对台政策已经转向,那些光说不练的“表面统派”再也混不下去了,未来只有真刀真枪推动统一的“行动派”才能获得大陆的认可和支持。   洪秀柱能坐上这个位置,可不是靠资历或者关系网。人家是实打实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统派立场。   回想2016年,民进党刚上台,岛内“台独”声音嚣张得很,统派几乎被压得喘不过气。就是那个时候,洪秀柱顶着压力访问大陆,把反对“台独”从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交流方案。   后来哪怕卸任党主席,她也没闲着,成立民间组织继续推动两岸基层交流,绿营怎么骂她“卖台”都拦不住。   这种行动力,和那些只会喊“维持现状”的政治人物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再看马英九,八年执政期间,虽然大陆给足了诚意,ECFA、三通、陆客赴台,能给的利好几乎都给了,   可他一直抱着“不统、不独、不武”的模糊策略,没有推动任何实质性的政治对话,甚至面对“去中国化”的言行也显得软弱无力。   这种拖字诀,最终给“台独”势力留出了空间,也磨光了大陆的耐心。   大陆这个座位安排,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判断。天安门城楼的座位次序历来有深意,第一排更是彰显身份和认可的标志。   洪秀柱人还没回台湾,岛内舆论已经炸开锅了。绿营当然是气得跳脚,甚至有人放话威胁“等她回来就抓”,可这也挡不住洪秀柱在两岸关系中的象征意义越来越明显。   她参加抗战纪念活动时说的“我无所谓”,干脆利落,背后是多少年来的坚持和勇气。   大陆这波操作,等于是给岛内统派势力发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只要行动到位,支持就会到位。而那些嘴上说支持统一,却迟迟没有实际行动的骑墙派,未来的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过。   大陆这个转向,其实也是被现实给逼出来的。这些年来,美国不断在台海煽风点火,民进党推行“去中国化”教育,导致台湾年轻一代对中国的认同度持续下跌。   时间不等人,统一进程更不可能无限期拖延。   大陆过去那种“听其言观其行”的策略,正在变成“观其行再定支持”。   洪秀柱被认可,正是因为她从不回避“统一”这个终极话题,她敢说“两岸同属一中”,敢明确推动两岸和平协议,这才是大陆现在最需要的声音。   反观国民党内一些人物,至今还在“维持现状”的舒适区里打转,生怕说句“统一”会得罪选民,这种畏首畏尾的姿态,注定会被两岸关系快速发展的浪潮抛在后面。   历史的机遇不会永远等人,要么选择做推动统一的力量,要么就只能被边缘化。   洪秀柱的行动证明,只有那些敢于坚持一个中国、敢于推动两岸交流、敢于面对压力的人,才会赢得尊重和支持。   两岸统一的进程不会倒退,更不会停步,大陆的耐心也许曾经很长,但当耐心用尽时,行动就成了唯一的标准。   天安门城楼第一排的这个座位,就像一份清晰的政治答卷,答题人不止洪秀柱,未来还会有更多人——而分数,只会打给那些用实际行动推动国家统一的人。         参考资料:大陆给岛内“行动派”发出新信号,洪秀柱成了两岸破局的关键人物 ——搜狐网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