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时候,李昌钰的母亲去世,当时老人家出殡的时候,摩托车开道,整条街都交

熹然说历史 2025-08-29 00:18:31

2003年的时候,李昌钰的母亲去世,当时老人家出殡的时候,摩托车开道,整条街都交通管制了,美国很多的州,都组织礼队过来,为的是送老人家一程,当时开殡仪馆的老板都说:我们家三代人都开殡仪馆,可是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此盛大的葬礼,这真的是华裔的荣光! 一个中国老太太的葬礼,竟然让美国多个州政府组织礼队前来送行,连经营了三代的殡仪馆老板都直呼从未见过。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2003年3月6日,106岁的王淑贞在美国纽约逝世。这位跨越三个世纪的中国老人,如果不是因为有个叫李昌钰的儿子,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知道她的名字。但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老太太,她的葬礼却震撼了整个美国。 王淑贞1897年出生于江苏如皋,是个大家闺秀,思想开明的父母让她读过女子中学,还专门学习过诗词和音乐。19岁那年嫁给了当地的大商人李浩民,婚后生了13个孩子,李昌钰排行第11。那时候的李家可是如皋数一数二的富户,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可天有不测风云。1949年1月27日,李浩民搭乘太平轮从上海赶回台湾与家人团聚过年,结果在舟山群岛海域与建元轮相撞,船沉人亡。这一下子,整个李家的天就塌了。52岁的王淑贞突然成了寡妇,还要独自抚养13个孩子。 在台湾那会儿,王淑贞的日子过得有多苦?从以前的”大家闺秀”“全职太太”变成了”帮佣”“下人”,在富人家里带孩子、洗衣做饭、家教音乐,只要是能靠一双手挣到钱的活儿,她都没日没夜地做。当时王淑贞与13个孩子住在台湾桃园区一个荒芜的郊外,孩子们上学都在市区,每天来回都必须走上好几十里路。 但王淑贞有个信念特别坚定:再穷也要让孩子们上学。虽然当时家境贫寒,但13个儿女无一辍学,眼看着快揭不开锅了,可她就算砸锅卖铁也坚持把孩子们送去上学念书。她经常跟孩子们说一句话:“待人要好,做事要专心,少说话,多做事”。就这15个字,成了李家的家训。 王淑贞对孩子的要求有多严格?李昌钰从警校毕业当了巡官,工作待遇都不错了,她还不满意,非要儿子继续读书,硕士不够,还得读博士。就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造就了一个奇迹:13个孩子全部成了博士,其中有3位被授予”美国十大杰出青年”。 1959年,62岁的王淑贞决定去美国长住,与儿女们团聚。从未学过英语的她,竟然靠短时间内自学的英语通过了美国移民局的英语考试拿到了永久居留证。到了美国,这位中国老太太的传奇故事更加精彩。1997年,王淑贞过100岁大寿,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以及纽约市市长都给她送去了祝福,克林顿还称赞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2003年3月6日,106岁的王淑贞在美国纽约安详辞世。出殡那天,很多美国人自发地站在街道两旁,来送别这位伟大的母亲最后一程。出殡的时候,摩托车开道,很多美国人都站在那里向一位中国老太太致敬。美国多个州都组织了礼队专程前来送行。 殡仪馆的老板说:“他们家从事殡仪馆三代,从来没见过规模这么大的葬礼,当地很多华人都说做中国人好光荣。”这句话说出了所有华人的心声。一个中国老太太能在异国他乡获得如此高的礼遇,这确实是华裔的荣光。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女性,康州将她的生日定为”李王岸佛日”。2005年,李昌钰回到故乡如皋,为其已故的母亲李王岸佛女士塑像揭幕。如皋人也为感念这位世纪老人对家乡的付出,自发为她建了一尊铜像。 王淑贞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教育真的能改变命运。这位母亲用自己的坚韧和智慧,不仅改变了13个孩子的命运,也为华人争了光。她的教育理念简单朴素,但效果惊人。在那个年代,一个寡妇独自培养出13个博士,这在全世界都是奇迹。 一位母亲的坚持,成就了华裔的荣光。你觉得王淑贞的教育方式对现在的家长有什么启示?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24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