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年,陈汤假传圣旨,带兵斩杀了匈奴郅支单于,顺便把他的十几个漂亮妃子给了

冷香侵梦幽 2025-08-29 00:11:35

公元前36年,陈汤假传圣旨,带兵斩杀了匈奴郅支单于,顺便把他的十几个漂亮妃子给了出兵相助的诸王,但他警告众人:"美人给你们,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卫青、霍去病一辈子没做到的事,陈汤做到了。 那会儿郅支单于在康居地界上正横得没边,杀了康居王的女儿,还把汉朝派去的使者困在城里熬日子。长安城里的公卿们还在朝堂上掰扯"打不打""派谁打",陈汤跟着西域都护甘延寿在西域盯着局势,早瞅着这匈奴单于不顺眼了。 甘延寿是个按规矩来的性子,说要先奏请朝廷再动兵。陈汤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摸着枕头边的剑鞘直琢磨:等奏章往长安跑个来回,郅支早把城修得更结实了。天蒙蒙亮时他直接闯进甘延寿帐里,手里攥着拟好的调兵文书——不等朝廷批了,他先假传了圣旨,把西域诸国的兵马和汉朝在当地的驻军拢到了一块儿。 甘延寿吓得差点从榻上跌下来,拽着陈汤的胳膊说这是掉脑袋的事。陈汤把文书往案上一拍,声音压得低却硬:"朝廷离得远,可使者在郅支手里受的罪离得近!等不及了。" 大军开拔的时候,陈汤骑在马上瞧着队伍——有乌孙的骑兵,有大宛的弓箭手,还有汉朝士兵手里亮闪闪的环首刀。一路往西走,沙漠里的日头晒得人脱层皮,可没人敢喊苦。到了郅支城底下,郅支单于还在城楼上吹胡子瞪眼,说陈汤是"擅闯的小吏"。 攻城那天风沙大,陈汤站在土坡上挥了挥手,汉军的弩箭先铺天盖地射过去,钉得城墙上的匈奴旗帜直晃。西域的兵马跟着往上冲,郅支城里的匈奴兵没见过这阵仗,没多久就乱了套。等陈汤带着人杀进单于宫时,郅支单于还攥着刀要拼,被汉军一刀斩了脑袋。 清理战场时,兵卒把郅支的十几个妃子带到陈汤跟前,个个缩着肩膀直发抖。旁边有诸王的使者凑过来,眼神在这些女子身上打转——他们跟着出兵,说白了也盼着点好处。陈汤瞥了眼那些使者,又看了看缩成一团的女子,摆了摆手:"带回去吧,算给诸位的谢礼。" 使者们眉开眼笑地领人走,刚走到营门口,就听见陈汤在后面喊了声。那声音穿过营里的喧闹,直愣愣撞进人耳朵里:"美人给你们捧着,可记好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诸王使者脚步顿了顿,回头看时,陈汤还站在郅支宫的台阶上,身上的甲胄沾着血,可腰杆挺得笔直。那一刻谁都明白,这不是句空话——郅支单于躲在离长安万里的康居,以为汉朝的胳膊伸不过来,结果脑袋还是被砍了挂在城头上。 后来这事儿传回长安,果然炸了锅。御史大夫跳出来骂陈汤"假传圣旨,目无朝廷",要治他的罪。可汉元帝拿着陈汤送回来的郅支首级,又读着他奏疏里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沉默了半晌,只说了句"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有人说陈汤比不得卫青、霍去病——卫青是皇后的弟弟,霍去病是少年英雄,两人出征有朝廷倾全国之力支持,风光得很。陈汤呢?没显赫的家世,凭着一股子"先斩后奏"的莽劲,带着杂七杂八的兵马就干成了大事。 卫青、霍去病北伐,把匈奴赶得往北退,可没真正斩了匈奴的单于;陈汤不一样,他直接端了郅支的老巢,让西域诸国实打实瞧见了汉朝的厉害——后来好些年,西域那边只要有人提起"陈汤",再横的部落都得收敛收敛。 说到底,陈汤这事儿做得"野",没按规矩来,可就是这股子不管不顾的劲,办成了朝堂上磨磨蹭蹭办不成的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话能传千年,不是因为说得好听,是因为陈汤真刀真枪地让这话落了地。 参考书籍:《汉书·陈汤传》《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0 阅读:242

猜你喜欢

冷香侵梦幽

冷香侵梦幽

冷香侵梦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