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认为这

冷香侵梦幽 2025-08-28 12:22:47

650年,松赞干布病逝,文成公主被逼迫殉葬,唐高宗李治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认为这是对大唐的挑衅,他当场下令,要求吐蕃立刻将文成公主送回大唐。 长安大明宫的紫宸殿里,李治将吐蕃送来的密报狠狠拍在案几上,青瓷笔洗里的墨汁晃出半盏,溅在明黄的龙纹案布上,像块化不开的黑疤。站在殿中的鸿胪寺卿吓得缩了缩脖子,偷瞥着年轻帝王涨红的脸——登基才四年的天子,攥着密报的指节泛白,喉间滚着粗气:“吐蕃敢!朕的皇姐,是他们说殉葬就能殉葬的?” 这话里的“皇姐”叫得亲,其实文成公主本是宗室女,当年唐太宗为了联吐蕃、稳西域,才破格封了公主远嫁。可这十几年过去,她带着蚕种、农技在逻些城扎了根,吐蕃的毡房里开始有了丝绸,青稞田边立起了水磨,连松赞干布都跟着穿起了唐式圆领袍。 长安城里早没人把她当“宗室女”看,倒像是真有位亲姐姐守在雪域边界,把大唐的暖,一点点铺进了那片苦寒地。 “传朕旨意。”李治猛地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案几,带落了一卷《西域舆图》,“让左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即刻点兵,就在河湟边境扎营。再给吐蕃大论禄东赞带句话——三日之内,送公主过唐古拉山,少一根头发丝,朕就让逻些城见不到明年的雪!” 这话够狠,殿里的老臣们却没敢劝。谁都记得贞观年间,吐蕃曾派使者带着黄金珠宝来求亲,太宗没应,松赞干布直接带着兵打到了松州,最后还是唐军把他们打退了,才老老实实接了文成公主走。 如今松赞干布刚死,吐蕃内部乱成一团,新赞普芒松芒赞才几岁,大权攥在禄东赞手里——那老狐狸精得很,怕是想借着“殉葬”拿捏大唐,试试这位新天子的斤两。 可他们没料到,文成公主在逻些城早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人护着的小姑娘了。 松赞干布的灵堂设在布达拉宫的红宫下,酥油灯燃得密,把供桌上的松赞干布金像照得亮堂堂的。几个老贵族围着文成公主,领头的是松赞干布的异母弟,手里攥着把青铜短刀,刀尖对着地面:“赞普生前最敬公主,如今他去了,你该跟着去阴间陪他,这是吐蕃的规矩。” 文成公主穿着一身素白的藏式长袍,头上没戴金饰,只插了支唐式木簪。她看着那几个红着眼的贵族,没躲也没怕,声音平得像逻些城外的湖泊:“我嫁来吐蕃十三年,你们穿的丝绸是谁教织的?你们种的青稞是谁选的种?松赞干布说过,吐蕃要像大唐一样强,就得学大唐的活法——大唐没有殉葬的规矩,你们忘了?” 老贵族被噎了一下,梗着脖子喊:“那是汉人的规矩!我们吐蕃……” “吐蕃的规矩,是赞普定的。”文成公主打断他,抬手指向灵堂角落堆着的账簿——那是这些年她教吐蕃人记账的册子,“松赞干布让我管农事、管工坊,就是要让吐蕃人活着的时候有饭吃、有衣穿,不是让你们拿人命当祭品。你们真要逼我死?行啊。” 她往前走了两步,青铜刀尖几乎要碰到她的衣襟,她却盯着那老贵族的眼睛笑了笑:“只是你们得想清楚,长安的兵离河湟有多近。当年松赞干布打松州,唐军三天就到了城下。如今你们杀了大唐公主,是想让布达拉宫的墙,被唐军的箭射成筛子?” 灵堂里忽然静了。酥油灯的火苗“噼啪”响了两声,几个贵族你看我我看你,手里的刀不知不觉垂了下去。他们不是不怕大唐——那些穿明光铠的唐军,当年在松州城外把吐蕃骑兵杀得尸横遍野的模样,老人们至今还记着。 禄东赞让他们来逼宫,原是想探探文成公主的底,也探探长安的反应,可没想到这汉家公主比他们还懂“规矩”——吐蕃的规矩是活的,可大唐的兵是真的。 正僵着,外面忽然传来马蹄声,禄东赞的亲随跌跌撞撞冲进来,手里举着封染了火漆的信:“大论有令!……快请公主回唐式宫苑歇息,殉葬之事,再也别提!” 那亲随说话时脸色发白,眼角偷偷瞟着文成公主——他刚从驿馆回来,亲眼看见大唐的使者把李治的旨意拍在禄东赞面前,说执失思力的兵已经过了洮河,再晚一步,就要烧了吐蕃在河湟的马场。 文成公主看着那封信,慢慢转过身,往灵堂外走。素白的袍角扫过地上的酥油灯影,像一片被风吹过的云。走到门口时她停了停,没回头,只淡淡说了句:“把灵堂的酥油灯减一半吧,省点油,给城外的青稞田熬些过冬的肥料。” 几个贵族愣了愣,竟真的乖乖去拨灯芯了。 后来过了半个月,吐蕃的使者带着厚礼到了长安,跪在紫宸殿里说,是“小赞普年幼,被老臣误导”,如今已将公主护在宫苑,绝不敢再犯。李治看着使者伏在地上的背,没立刻让他起来,只问身边的执失思力:“河湟的兵,能再往前进三十里吗?” 执失思力沉声应:“能。” 李治这才笑了笑,对着使者扬了扬下巴:“回去告诉禄东赞,公主在吐蕃一日,吐蕃就得守一日的规矩——这规矩不是吐蕃的,也不是大唐的,是让老百姓能活着的规矩。他要是懂,就好好护着公主;不懂,朕亲自去教他。”使者连滚带爬地应了。

0 阅读:221

猜你喜欢

冷香侵梦幽

冷香侵梦幽

冷香侵梦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