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日本退伍老兵松本还想打中国? 被问为何执着,他说了3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松本声称他们是有信仰的人;第二个原因,松本表示他们很怀念战争初期民众看向他们时自豪而骄傲的笑脸;第三个原因;松本声称如果不是彼时美国对他们投放了原子弹,中国根本打不过日本。 别看这老头九十多岁了,说起话来还是那股子军国主义的味儿。而且这三个理由,一个比一个听着荒唐,可细想却让人脊背发凉。 头一个理由,他说自己是个“有信仰的人”,为了信仰命都能豁出去。这“信仰”说白了就是对日本天皇的盲目崇拜。当年军国主义教育把天皇捧成神,士兵们被灌一脑子“大和民族优越论”,觉得打中国是奉了天皇的“圣令”,是拿“优秀血统”改造“劣等民族”。仗打输了,天皇战后成了象征性摆设,松本这帮人非但不反省侵略罪行,反倒觉得是自个儿“没守护好信仰”,憋着劲儿想再打一仗“将功赎罪”。这种扭曲的忠诚,早被731部队的活体实验和南京城的血海淹成了笑话——清水英男那些来华谢罪的老兵都明白,真正的信仰该是敬畏生命,而不是举着屠刀充当天皇的打手。 第二个理由更透着股虚妄劲儿。那会儿日军在国内确实风光:工资比普通工人高三倍,走路带风,到哪儿都有人鞠躬敬礼,连商店买菜都能插队。可1945年战败钟声一响,“皇军”秒变“败兵”,沿街乞讨的、被街坊戳脊梁骨的遍地都是。有人甚至被骂“贪生怕死才害日本输掉圣战”。这种天上地下的落差,让松本魔怔了——他觉着只要再打一次中国,把“胜利”抢回来,就能重回人生巅峰。可他压根不想想,当年那点虚荣全是靠侵略别国堆起来的,中国老百姓家破人亡时,谁在乎东京街头那几声喝彩? 第三个理由最气人。松本咬死了说:“要不是美国扔原子弹,中国根本打不过日本!”这瞎话编得连历史课本都兜不住。14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硬生生拖住日军七成以上陆军主力。1941年长沙会战灭掉日军5.5万人,连英国报纸都夸这是“同盟军最决定性胜利”。日本自己啥光景?东京电车半个月才开一趟,兵工厂早停工了,资源榨得一滴不剩。就算没原子弹,苏联红军横扫关东军、美军封锁日本海,败局也早就钉死了。可松本这类人偏要缩在“原子弹借口”的壳里,死活不认中国战场的血与铁,更不认3500万条命撑起的“东方堡垒”。 松本这三条歪理,背后是日本社会至今没剜干净的毒疮。右翼年年篡改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成轻飘飘的“南京事件”,死亡人数从30万缩水成“约10万”,731部队的罪证直接删光。政客们更滑头:首相躲躲闪闪给靖国神社送祭品,高官参拜战犯只说是“私人行为”。这种暧昧态度,可不就让松本之流觉得“当年那套还能再试试”? 好在不是所有老兵都糊涂。三谷翔95岁时攥着南京旧照片公开忏悔:“我参加攻占南京,日军的暴行让我羞耻!”听说安倍晋三否认历史,老头气得直跺脚:“真想揍他一顿!”731部队的清水英男更绝,三十多年跑中国十二趟,在罪证陈列馆跪地痛哭:“我对不起受害者!”可惜啊,这些声音在日本右翼的大喇叭跟前,终究是太小了。 九旬的松本抱着军国主义的废墟不撒手,可今天的中国早不是他刺刀下的旧山河。辽宁舰劈波斩浪,东风导弹指哪打哪,他幻想的“一个月拿下北京”纯属白日做梦。历史倒车开不动,但警钟得常敲 —— 任何对战争的美化和歪曲,都是对无数遇难者的亵渎,更是对和平的威胁!
日本投降诏书原文写的是“对米・英・支・蘇四国接受公告”,这里的“支”代表中国。。
【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