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开第一枪!金一南教授说过:“如果不是1988年陈伟文将军果断亮剑,击沉越军三艘军舰,就没有如今这2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沙市,我国领土也会受到越南的侵略。”当年赤瓜礁的那场枪声,不仅守住了南沙,也彻底改变了南海的局势。 当年南海局势风云诡谲,越南不断抢占岛礁,形成对永暑礁的包围之势。1988年初,陈伟文少将率502编队护卫联合国海洋观测站建设,行前接到看似矛盾的"四不"指令:不主动惹事、不首先开枪、不示弱、不丢面子! 1988年3月13日,越军三艘军舰逼近赤瓜礁,意图强占礁盘。双方在齐腰海水中对峙,刺刀顶鼻的压迫感一触即发。越军不仅插旗挑衅,更暗中增派武装人员架设机枪。当中国官兵拔掉越旗时,冲突骤然升级,3月14日清晨,一名越军士兵突然开枪击伤排长杨志亮的手臂。 这声枪响彻底打破僵局,陈伟文当即下令:"打沉它!"中国护卫舰的炮火瞬间覆盖越舰。短短9分钟内,越军604舰爆炸沉没;605舰中弹起火,随即沉入海底;4000吨级的HQ505登陆舰被轰成废铁,搁浅焚毁。整场海战仅耗时28分钟,越军死伤惨重,而我方仅轻伤2人,这一仗打得扬眉吐气! 此战绝非莽撞反击,指挥官战前已研判:越军登礁即属侵略,开枪更是宣战行为。陈伟文将军后来回忆:"上级要求不开第一枪,但敌人若敢开火,我们必须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这种"后发制人"的精准把控,既恪守政治纪律,又抓住战机扭转乾坤。 海战胜利瞬间改写了南海格局,中国顺势控制赤瓜礁、东门礁等6个关键岛礁,打破"南沙无立足之地"的困局;实际控制海域向南推进500公里,为后续填岛造陆奠定基础;越南被迫收敛,此后30余年再未敢在南海对中国开火。此战让中国从"理论主张"转向"实控存在",南海维权从此有了支点。 2016年南海仲裁危机中,中国以同样逻辑反制美国双航母 —— 火箭军公开瞄准坐标,百艘舰艇严阵以待,逼退美军。 赤瓜礁海战揭示"不开第一枪"的本质:在政治层面避免授人以柄,占据道义高地,为反击赢得国内外支持;在军事层面以周密备战支撑"后发优势",正如当代海军将领所言:"我不打第一枪,但绝不给敌人打第二枪的机会!"这种战略定力在2016年南海对峙、中印边境冲突中反复验证。当敌人误判"不开第一枪等于不敢开枪"时,解放军的反击速度与力度,往往令其付出惨重代价。 现在再提 “中国不开第一枪”,才能明白这不是软弱的借口,而是一种有原则的克制。当年赤瓜礁的炮火声,既是捍卫主权的宣言,也是对"和平必须靠实力捍卫"的深刻注解。 陈伟文将军用行动证明:中国珍视和平,但从不畏惧亮剑。那片深蓝海域的每一寸安宁,都刻录着当年敢战者的勇气与智慧!
中国不开第一枪!金一南教授说过:“如果不是1988年陈伟文将军果断亮剑,击沉越军
瑶光沐蕙芷
2025-08-26 19:14:07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