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打出火花,中印开始退烧。 上周王毅在新德里三场会见,节奏不慢;月底莫迪准备

秋恒看军事 2025-08-25 18:27:17

美印打出火花,中印开始退烧。 上周王毅在新德里三场会见,节奏不慢;月底莫迪准备来华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卡着这个当口,苏杰生在《经济时报》论坛抛话:中印互动不是被美国关税“倒逼”的,关系也“不是非黑即白”,有自己长期轨迹。 这段话,目标人群很清楚——说给北京听的:别把印度的回暖当成权宜之计。 意思我懂,但客观效果也摆着:美印因为关税闹掰的同时,新德里对北京的温度上来了,“此消彼长”的画面谁都能看见。 关税这记重拳,打在印度出口的肋骨上。从纺织到汽配,一串行业吃紧,就业也跟着冒汗。这个时候往中国市场、产业链上靠一靠,是现实主义,不是浪漫主义。 我们有需求、有产能、有资金链条,能给印度一个缓冲区——这是事实。 当然,指望印度一转身就“倒向”中国?想多了。新德里的底层逻辑一直是:两手都要硬,谁给得多就跟谁走一段。 苏杰生也没装:对美谈判还在拉扯,但红线是“国家利益”。 华盛顿在干嘛?用关税和“俄罗斯石油”这根杠杆逼市场准入,顺手再要点产业链话语权。标准美式打法。 把镜头切回中印。苏杰生强调“流动性”“长期轨迹”,这话对。 对我们来说,能落地的价值在三笔账: 第一笔,经济账。中国是印度重要贸易伙伴。若真要缓和,最直观的是把关税、技术标准、投资审查这些“隐形墙”降一降,给企业明确预期,比表态有用。 第二笔,安全账。边境管控必须稳。摩擦降频,巡逻有序,线上的小动作少一点,互信就会多一点。没有安全底盘,其他都是空谈。 第三笔,地缘账。上合、金砖这类平台,本来就是把分歧装进规则、把合作外延做大的地方。 莫迪若真来天津,发布的措辞、清单的细节,才是“缓和”是否升级为“转圜”的关键指标。 这波互动,北京要看的不是漂亮话,而是动作: — 边境是否有可验证的降温机制; — 经贸是否有实打实的通关便利、审查透明; — 科技与产业合作是否能从“口头支持”走到“项目落地”。 印度的强项是骑线术,难点是节奏控制。 美国若给点“甜头”,新德里会不会回头?大概率会。 但这不妨碍我们做自己的题:把“灰度”做成“增量”。 你说不是“非黑即白”,那就拿出灰度里的具体收益来——多几条航线、多几单订单、多几个投融资通道。市场会诚实地给分。 最后一句:中印关系想走长坡厚雪,得少一点战术噪音,多一点结构耐心。 苏杰生这番话,勉强算把门打开了一条缝。 接下来,看莫迪在天津的落子——来不来、说什么、签什么。 是真缓和,还是临时避风,纸很快就会透光。 参考资料: 印外长苏杰生:中印关系发展与美国没有关系——北晚在线 印度外长:不要非黑即白,印中缓和关系与美国无关——观察者网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Sn

Sn

2
2025-08-25 21:45

不可信

猜你喜欢

秋恒看军事

秋恒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