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度的热浪扑脸,人骂特朗普,吐口水在他坟头,蒸干得比朋友圈点赞还快。 笑话吗?不是。他停批风电、光伏的那一刻,地球这口高压锅又多拧了一格。 特朗普的逻辑一向“直”:绿色能源是世纪骗局,是中国埋的坑;美国通胀是风车和太阳能的锅;解决方案就两句——“我们要钻,用力钻”。 于是宣布“全国能源紧急状态”,给油气开绿灯,给可再生踩刹车: 爱达荷州本该上的231台风机被否; 田纳西州光伏被指“占耕地”;罗德岛近海丹麦企业那笔15亿美元、进度八成的海上风电,说停就停。 与此同时,墨西哥湾十五年三十轮油气区块拍卖重启,阿拉斯加放行,联邦矿权使用费下调——油井全线绿灯,风机全线红灯。 坏就坏在“示范效应”。化石燃料是人类数百年的老瘾,戒断反应本来就难。 绿色能源还在朝阳期,成本曲线确实有坎,基础设施也不完美。 这时一个超级大国的元首跳出来说:别装了,煤油气真香。 墙头草就会顺风倒,合乎人性。更糟的是,他还顺手扣一个“反华”的政治帽子,把技术路径硬生生炒成阵营对立——从产业分歧,拧成地缘冲突的导火索。 数据摆在那儿,没什么好吵的。中国风电装机超44万兆瓦,占全球43.4%,美国只有14.5%。 1850年至今,美国累计排放5090亿吨二氧化碳,接近中国的两倍;人均排放美国17.6吨,中国10.1吨。 美国消耗了全球20%的石油、30%的天然气(中国分别是14%和9%)。现在他把油门再踩到底,换句话说,就是拿走更多的地球“碳配额”,让别人替他出汗。 电价上涨?7月同比+5.5%,是通胀的两倍。 锅甩给绿电最省力——可真相是,特朗普背后站着一整条传统能源游说链。 于是你看到一幕幕讽刺剧:风机“伤害乡村”“吓着海豚”,要停;海上油井“促进就业”“保障安全”,要上。 国内风电叫停,海外油气放量;嘴上骂补贴,手里给减免。 政策翻书一样快,绿色转型三千七百亿美元的长线计划,说废就废。 今天绿,明天褐,后天又翻回黑——美国的能源政策,就是两个利益集团的掰手腕,哪只手赢,国家就往哪边倒。 别把这当美国内政。气候这件事,没边界。 你我共用同一层大气,谁烧的煤、放的碳,不会按护照分层扩散。 超级大国掉头,全球共识就打摆子;小国观望,地方项目就刹车。 等到“惩戒”降临,热穹顶罩城、农险退场、沿海内涝、山火连年,分不清谁是游说集团、谁是买单的普通人——灾害从不挑对象。 有人说,人为变暖未必是主因。你可以怀疑科学,但你挡不住事实:极端热天、极端干旱、极端降雨的统计曲线在抬头。 更别忘了,美国人均排放和消费基数摆在那里。 一个挥霍的高耗社会再回头拥抱化石燃料,外溢成本必然全球化。这不是“自由选择”,这是把别人的未来押上赌桌。 怎么办?不靠“道德教化”,靠把自己的事做硬:能源结构继续多元,风光核储并联,煤电做底、但只做底; 产业链握在自己手里,别把脖子交给别人油价曲线; 规则战也要上,碳边境调节、绿色金融定价,把外部性定进账本; 最后,嘴上别嗨,脚下多跑——技术进步才是唯一的硬通货。 至于美国——别期待坟墓里的人会为热浪负责。 等到五十度成夏天常态,高尔夫草坪还在用水,空调把城市吹成更烫的蒸笼;等到有人真在他的墓前吐口水,那口水还是会被晒干。 气候的账,总有一天要结,但结账的人,永远是活人。 我们不求别人“觉醒”,我们只把自己的步子迈稳。 风车继续转,太阳继续照,技术继续迭代,规则继续谈。世界会记得谁在拉总闸,也会记得谁在往前拱。 至于那些把地球当赌场的人——你赢走了遥控器,可遥控不了温度。 参考资料: 《特朗普政府叫停丹麦企业在美大型海上风电项目》 新华社 2025年8月23日 《特朗普:拒绝核准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 国际金融报 2025年8月21日
俄乌停火,中国买单?特朗普装都不装了,欧乌的请求要让中国应下最近俄乌停火这事儿
【6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