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四起的年代,女战士的烽火青春 1939年3月8日,在新四军的“国际妇女节”

趣史小研究 2025-08-15 01:31:25

狼烟四起的年代,女战士的烽火青春 1939年3月8日,在新四军的“国际妇女节”纪念大会上,副军长项英就明确指出:“革命是妇女解放的唯一手段与道路……同时,妇女动员的深度,是革命运动深度的标志。” 他还强调:“抗日战争是伟大的民族革命斗争,妇女必须坚决地参加抗战,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以达到妇女的彻底解放。”这不仅仅是为国家而战,也是为女性自身的解放而战。 为了将这些满腔热情的女兵培养成合格的战士,新四军可没少花心思。新四军教导总队专门设立了女生大队,也就是第八队。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办了速记班、文化队、会计班、文书训练班、卫生训练班等多种专业技能培训班。 到了1939年冬天,施奇等女战士在速记班结业后,就被调到了军司令部机要科工作。这机要科,听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的地方,保密要求极高。叶挺军长经常对她们进行纪律和革命气节教育。他要求机要员必须做到“门紧、手紧、脚紧、嘴紧”。这“四紧”是说,要严守秘密,不能随便出入,不能乱拿乱动,不能随便跑动,更不能泄露机密。对于密码本,叶挺军长更是强调要比爱护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宁可牺牲,也不能让密码本落入敌手。这话说得,让人感受到机要工作的重要性,也体会到这些女战士肩上的重担。 光有专业技能还不够,体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1939年底,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军训。女战士们和男兵一样,每天出早操,练习投弹射击。副总指挥粟裕对射击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每天都亲自到场督导,看到战士们端着步枪训练瞄准时,就会拿个铜板放在准星上,要求3分钟不能掉下来。这对于男同志来说都不容易,对女同志就更难了。一开始,很多女兵坚持不到1分钟,枪就会抖,铜板很快就掉下来。但是女兵们不服输,她们咬着牙不停地练习,慢慢地,都可以稳稳地举枪好几分钟了。 到了正式打靶的时候,谁也没想到,陈模3枪打了29环,这可是全场最高环数,一下就轰动了整个指挥部。张茜、罗伊、楚青也打出了优秀成绩。机关的四个女兵全部优秀,这让陈毅将军非常高兴。他甚至举起刚刚缴获的日本照相机,说:“给我们的神枪手照张相!” 于是,就有了那张珍贵的女兵合影。 火热的军营生活,让女战士们的专业技能和军事素质都得到了飞速提升。项英在《我们的女战士》一文中赞扬道:“我们的女同志,在生活上她们完全军队化了,同部队的战士一样,都受过了政治教育与军事锻炼。我们全部工作人员,都要下操,上军事课,学习野外战斗动作,女同志同样的参加,在这方面,女同志与男同志没有什么区别。多数女同志已能了解初步军事的基本知识与动作,会使用步枪;目前她们除工作外,正继续学习军事的一切必要技能与知识。”这说明,女兵们不仅在精神上与男兵无异,在军事技能上也逐渐达到了相同的水平。 那一年,15岁的女孩张掌珠来参加新四军,她在报名表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张茜”这个名字。她解释说,“茜”字含有红色的意思,就像茜草的根是红色的,可以用来染红世界。年轻的心胸,也正是在革命的红色土壤中滋长。从此,新四军里多了一个革命女战士,她以无比豪迈又浪漫的笔触写下:“我爱这战斗的春天,我爱这春天的战斗。” 然而,光有抗战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在一次行军途中,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女战士苏菲,身体单薄,个子也小。为了跟上队伍,她脚上的草鞋都走穿了,脚底血肉模糊。一个男战士看到她的情况,心疼地把自己的鞋分给她一只。于是,她们俩人就这样一人一只鞋,相互扶持着,一路跟着队伍前进。这画面,让人看到的是革命队伍里同志情谊,更是那份在极端困苦中也要坚持下去的信念。 残酷的战场,是磨练女战士胆魄最好的地方。她们很快就成长起来。苏菲不到20岁的时候,就敢一个人活捉敌人。那是一天夜里,她戴上毡帽,打扮成捕鱼的小伙子,随身带着两枚手榴弹,其中一枚是真的,一枚是假的。她乘坐一艘乌篷船,趁着夜色绕过敌人的碉堡,悄无声息地停靠在敌乡公所的门前。她一跃上岸,门口放哨的乡丁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苏菲手里握着的手榴弹吓住了。苏菲迅速冲进屋里,一把揪住睡梦中的汉奸乡长的衣领,用毛巾堵上他的嘴,用布条包住他的眼睛,然后押上乌篷船,迅速撤离乡公所。 1938年,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毕业生林心平,也被派往新四军工作。她带领革命群众,不分昼夜地战斗。为了打击日伪顽反动势力,她化装成流亡失学的青年,只身一人打入敌40师设在当地的一个特务营,摸透了他们的行动规律,搞清了碉堡内部情况。最终,她和新四军里应外合,一举拔除了这颗“钉子”。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们浴血奋战,损失惨重。在那样危急的时刻,叶挺军长让女机要员向党中央发了最后一封电报:“部队将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流尽最后一滴鲜血。”电报发出后,女兵们打完最后的子弹,将电台和密码本全部销毁。她们用生命守护了秘密,用行动践行了誓言。

0 阅读:9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