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孙立人被软禁,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军饷。他的妻子只能靠典当物品来度日,生活变得异常拮据。 孙立人这个名字,在1942年的仁安羌战场上曾经响彻云霄。他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被誉为”中国的隆美尔”。可谁也没想到,这位抗日英雄会在1955年遭遇人生的重大转折。 1956年6月,孙立人被逐出台北市南昌路官邸,迁往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居所,开始了软禁生涯。这座日式老宅原本是孙立人花钱买下的私人住宅,如今却成了他的监狱。蒋介石派出一个排的兵力和便衣特务,24小时监视着这位曾经的得力干将。 软禁带来的不仅仅是失去自由,更要命的是断了经济来源。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曾回忆说:父亲被软禁以后,几年都没拿到薪水,眷补也没有,连一般军公教子弟的学费减免也都没有。一个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竟然要为基本的生活费发愁,这在当时确实是个讽刺。 家里的经济重担全部落在了张梅英的肩膀上。这位台湾籍的护士出身女子,原本过着养尊处优的将军夫人生活,如今却要为柴米油盐操心。初期靠我妈把一些首饰卖掉,来支持家里的开销。那些曾经在重要场合佩戴的金银首饰,一件件被拿到当铺换成现金。 首饰卖光了,日子还得继续过。孙立人盯上了自家的宅子,宅子后院较为宽敞,能整理出几亩地来。他就和夫人张梅英商量,把这几亩地整理出来过日子。一个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开始拿起锄头当起了农民。他们先是种玫瑰和蔬菜,由夫人张梅英拿到街上去买,人们把他们的产品叫”将军玫瑰”和”将军蔬菜”。 种花卉还不够维持生计,孙立人又开始养鸡。孙立人廉洁,一生没干过贪污军饷喝兵血的事情,亦不动用公费,薪饷常用来接济阵亡将士家属。被软禁后,当时政府停止了孙立人的薪饷,家中更是清贫,无以为生,他和三夫人张梅英开始种玫瑰。鸡蛋拿到市场上卖,老百姓都知道这是”将军蛋”,出于对这位抗日英雄的敬重,不少人会特意买几个。 其实,就算在没有软禁以前,他的生活也是极其普通的,吃的菜都要限制,如果有客人来要再加几道菜的话,只有咸蛋、皮蛋或炒蛋,他们私下笑称”三蛋轰炸”。 蒋氏3年没有给他发工资。3年后,他已经有了第4个孩子孙太平,孩子们一个个地都在长大,要上学花钱,蒋氏觉得再不发工资给他,他的日子可能就没法过了,但却把他的工资由中将的”调整”为上尉的水平,大幅缩水了。这种做法可以说是相当恶毒,既不让人彻底饿死,又要让人时刻感受到屈辱。 为了养活四个孩子,孙立人和张梅英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务农”。于是,两人用仅剩的积蓄在台中买了一块山地,在山上种上荔枝、龙眼、芒果等果树。每天清晨,夫妻俩就乘坐汽车来到山上,戴起斗笠除草、施肥,一忙就是一整天。一个堂堂的二级上将,每天要像普通农民一样在烈日下劳作,这样的反差确实让人唏嘘。 待到水果成熟,夫妻俩便提前一天采摘下来,次日清晨再让张梅英骑着自行车去第二市场上售卖。张梅英骑着自行车穿过台中的大街小巷,篮子里装着自家种的水果,吆喝着”新鲜水果”的声音在市场里回荡。谁能想到,这个朴素的中年妇女,曾经是威风八面的将军夫人。 孩子们也很懂事,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而自暴自弃。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曾回忆道:“当时我从初中到高中,每天放学回家,都帮忙做些粗活……我母亲也配合花店的需要,以家中种植的各种植栽来提供花材。”放学后不是去玩耍,而是回家帮忙干农活,这就是将军子女的童年生活。 长年累月的务农生活,让孙立人和张梅英累得又黑又瘦。但是为生计而忙碌,反而让他们无暇去管政界的纷纷扰扰,也得到了心灵上的宁静。或许这也算是一种解脱吧,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虽然生活清苦,但至少一家人能够平安地在一起。 在孙立人的坚持下,四个孩子的教育从未间断。次子孙天平曾回忆道:“我父亲虽然说是个留美的学人,现在说是海归了,他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其实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传统思想。从小学三年级我就开始背《古文观止》。”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孙立人也要求孩子们不能放弃学习,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在孙立人的精心栽培下,他的四个孩子都成长为了学霸,在各个行业发光发热。长女孙中平成为台积电高管,其他几个孩子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大概是这段艰难岁月中唯一的慰藉了。 33年的软禁生涯,孙立人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将军变成了一个种花卖菜的农夫。种花、养鸡、看书,这个战场上的抗日英雄最后不得不屈服于这样的日子,闲暇时间他开始写回忆录,出版后得到200万元新台币,这对当时的孙家可是一笔巨款,但他却一点没留,全部捐给了台湾清华大学做奖学金和助学金。 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孙立人终于获得了自由。但此时的他已经88岁高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990年11月19日,这位传奇将军在台中的家中安详离世,享寿89岁。2001年,台湾监察院正式为孙立人平反,确认这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冤案。
毛主席评价蒋介石:他手下有三大悍将,重用一位都不会败得这么惨【1948年12月
【23评论】【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