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那晚喝得不轻,酒席散后,他叫来了弟弟赵光义,一直谈到三更。 他忽然冒出一句

小博大史 2025-07-24 09:27:34

赵匡胤那晚喝得不轻,酒席散后,他叫来了弟弟赵光义,一直谈到三更。 他忽然冒出一句:“你说,若有朝一日你当了皇帝,会怎么做?”赵光义一愣,低头没答话。 烛火在赵光义耳后投下晃动的阴影,他捏着茶杯的手指蹭到杯沿的茶渍,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爬上来。案上的酒壶早空了,剩下的半碟茴香豆还冒着热气——那是赵匡胤当节度使时就爱吃的,每次兄弟俩聊天,总少不了这碟小菜。 “怎么不说话?”赵匡胤把腿架在矮榻上,靴子上的泥点蹭到锦垫上,他却像没看见。酒气从他身上漫开来,混着龙涎香,倒比平日少了几分帝王气。“当年在陈桥驿,你替我把黄袍裹得最紧,现在倒跟我装木头?” 赵光义猛地抬头,撞进哥哥带着醉意的眼睛里。那双眼睛里有血丝,也有团看不清的东西,像二十年前在父亲赵敬的灵前,哥哥攥着他的手说“以后哥护着你”时,同样复杂的神色。他喉结滚了滚,从怀里掏出块玉佩——那是去年赵匡胤赐的,龙纹绕着玉璧,触手温润。 “臣弟不敢想。”他把玉佩放在案上,玉面映着烛火,晃得人眼晕,“这天下是陛下的,陛下雨露均沾,百姓才能安稳。臣弟只愿陛下龙体安康,能看着东京的汴河,年年都有漕船来。” 赵匡胤忽然笑了,笑声震得烛火跳了跳。他起身走到赵光义面前,伸手按在弟弟肩上,那只握过剑、批过奏折的手,此刻竟有些发颤。“你当我不知道?前儿吏部尚书跟我说,你府里的门客,比中书省的官员还多。”他俯身凑近,声音压得低,“可你别忘了,这龙椅看着舒服,坐上去就知道,底下全是刀尖。” 赵光义的后背瞬间绷紧了。他想起上周去相国寺,住持说“王爷眉宇间有帝王气”时,自己吓得差点把佛珠捏碎。哥哥是真醉了,还是在试探?他摸不准,只能把头埋得更低:“臣弟府里的门客,不过是些舞文弄墨的书生,哪敢跟朝廷官员比?” 窗外的打更人敲过三更,梆子声在寂静的宫城里荡开,像根细针,刺破了屋里的沉默。赵匡胤忽然叹了口气,收回手,转身望着墙上的《江山万里图》。那是他让人画的,图里的汴河上飘着商船,两岸的百姓牵着牛羊,一派太平景象。 “若真有那么一天,”他声音轻得像叹息,“别学柴荣的儿子,守不住家业;也别学我,半夜总梦见周世宗。” 赵光义没接话,只看着哥哥的背影。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他龙袍上织出银线,倒比白日里更显单薄。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哥哥背着他蹚过结冰的汴河,说“等哥有本事了,给你盖座带暖阁的宅子”。如今暖阁有了,东京城也成了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可兄弟俩说话时,却总像隔着层看不见的纱。 后来宫人说,那晚赵光义离开时,靴底沾了不少泥,像是在宫里快步走了很久。而赵匡胤当夜宿在偏殿,第二天清晨被发现时,枕边还放着那碟没吃完的茴香豆,只是已经凉透了。 没人知道那个三更天,兄弟俩到底还说了什么。有人说赵匡胤是在托付后事,有人说他是在敲打弟弟,可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帝王家的兄弟情,从来都掺着权力的滋味——像那碟茴香豆,嚼着香,咽下去却总带着点涩。赵光义后来成了宋太宗,他确实守住了家业,也确实让汴河的漕船一年比一年多,可每次看到茴香豆,总会让人撤下去——大概是怕尝到那点涩味时,想起那个喝了整夜酒的哥哥。

0 阅读:1006

评论列表

老丁309号受胜果尊者

老丁309号受胜果尊者

18
2025-07-24 16:34

两个🐦都是谋权篡位

不空羂索 回复 07-24 23:16
这俩才真是在血雨腥风中打拼出来的,赵大黄袍加身称帝的时候这边大地上还有十几个皇帝,其中还有好几个帝国的军队领土都远超弱小的宋国,后世史书为了丑化赵大,只写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仿佛披上了黄袍就得到了天下似的,史书里有三个是被严重丑化并改写的,商纣王隋炀帝和赵大

网坛直言

网坛直言

5
2025-07-24 13:46

烛光斧影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