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医生宋兆普免费到孤儿院看病,可没想到竟发现8成孩子的肚皮比纸还薄,而且体内排泄物也清晰可见,于心不忍的他变卖家产,掏空医院9700多万去救治,不料这一决定竟然拯救了3000多条人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9年,河南医生宋兆普带着几名医护人员来到一家孤儿院义诊,他原以为这是一场普通的公益活动,走进院子,看到孩子们坐在破旧的小床上,阳光照在他们瘦弱的身体上。 他低头给第一个孩子检查时,掀开衣服,竟看见那孩子的肚皮薄得像纸,体内的肠道轮廓清晰可见,皮肤贴在骨头上,像一层透明的薄膜。 继续检查,发现八成以上的孩子都有相同的情况,他们的手臂细得像树枝,腹部瘪陷,肋骨突出,很多孩子眼睛还透着光亮,可全身骨瘦如柴。 孤儿院的负责人告诉他,孩子大多是脑瘫患儿,有的还伴有其他疾病,因为人手不足,连日常护理都难以保障。 角落里有个小男孩,不停用头撞床栏,身上的伤疤清晰可见,医护人员默默地看着,没人说话,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回到医院后,宋兆普整夜没合眼,他翻出账本,医院的全部积蓄是二十年来一笔一笔攒下的9700多万,这笔钱是医院的命根子,动用了,就意味着医院可能会陷入困境。 他没有犹豫,把这笔钱全部投入到脑瘫儿童的救治上,他还卖掉了家里祖传的紫檀药柜,典当了房产,连父亲留下的老药材也一并处理了。 医院紧急改建了病房,腾出三百多张床位,为这些孩子专门设立康复区域,院里的医生和护士主动留下来,白天照常上班,晚上轮流值守病房。 为了省钱,护士们把自己的旧衣服改成尿布,医护人员亲自喂饭、换药、做康复训练。 康复治疗费时费力,孩子们吞咽困难,喂一口饭要花上十几分钟,还得防止呛咳和误吸,有的孩子便秘严重,需要医生一点点按摩腹部帮助排便。 最初的时候,医院的开支像无底洞一样,治疗费用一个月五六十万,资金花得飞快,医院的药库里最后只剩些陈年药渣,甚至连康复项目也一度被建议暂停。 他毫不动摇,始终坚持继续救治,有人劝他停手,有人怀疑他的动机,还有人举报他挪用资金,审计部门调查后,发现每一笔钱都用在孩子身上,账目公开,没有任何私用。 第一批孩子接受治疗后,奇迹出现了,一个本来不会说话、只会撞头的男孩,在一次针灸后居然露出了笑容,还叫了一声“爷爷”。 宋兆普采用的“冰激疗法”配合针灸,刺激孩子的吞咽反射,慢慢地,一些孩子可以自己喝粥,开始学着站立。 消息传开后,福利院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医院里晾满了五颜六色的尿布,像旗帜一样在风中飘扬。 后来,他的脚步没有止步于河南,2015年,他在新疆墨玉县义诊时,看到一群赶着毛驴车的维吾尔族家长带着孩子赶来,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因为错过治疗时机,瘦得像一片纸。 宋兆普现场接诊,亲自带回十名孩子到河南治疗,为了照顾这些来自异地的孩子,医院专门设立了清真厨房,护士们还学习新疆舞蹈,用歌舞带动孩子康复训练,五年后,那名男孩可以扶着双杠缓慢行走。 这场接力坚持了十六年,宋兆普的团队去了二十多次新疆,和田当地建起了四家康复中心,培训了七百多名本地康复师。 那些孩子中,三千多名重获新生,八百多人被国际家庭收养,他们在荷兰的草地上奔跑,在加拿大的雪地里堆雪人。 2012年,央视报道了“9700万事件”,社会舆论一度哗然,有人怀疑,有人批评,《大公报》发表社评,称如果救孩子是罪,他们愿与之同罪,这篇文章成为转折点,舆论风向大变。 民政部调查后,不仅没有追责,还将他的医院确定为国家脑瘫康复定点机构,拨款补助,鼓励全国推广他的康复经验。 时至今日,宋兆普依然守在病房,医院的墙上,挂着“国家脑瘫康复定点机构”的牌子,玻璃柜里放着他当年卖掉药柜的契约。 孩子们穿着干净的衣服,在操场上奔跑,那些当年被判了“死刑”的小生命,如今正用他们的笑容回报着这个世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中国人大网《宋兆普:让中医药文化落地生根》 河南人大网《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让中医药文化落地生根》 人民网《身边的雷锋:为脑瘫孤儿撑起一片天》
2009年,河南医生宋兆普免费到孤儿院看病,可没想到竟发现8成孩子的肚皮比纸还薄
如梦菲记
2025-07-22 14:12:25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