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我国有法律要求,车企必须要准备10年备件,可我们做到了吗? 如果我们做到了,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烂尾车。车企倒闭后,消费者连配件都拿不到,车子坏了也就废了。
随着新能源汽车淘汰赛的加剧,越来越多车主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供应链断裂,就连车险保险都成了难题。 据统计,全国因车企停摆而出现的烂尾车规模已超百万辆,仅哪吒一家就有超40万车主面临售后空白。而早在威马汽车破产时,同样的剧情就已早已上演过一轮。 之前网络上就爆出一名哪吒网约车车主的遭遇,显示屏早已经黑屏,但没有地方修,也不知道还有多少电量,就这样稀里糊涂开着。
更多的车主只能找第三方维修,随便一个小故障,光检测费就被要价2000块,调换备件不知要等上多长时间,还不知道能不能调的上。 其实能修就算好的了,关键是像显示屏坏掉这种,属于专属的平台和电控系统,外部修理厂找不到官方授权和技术支持,根本就没办法修。 哪怕哪吒已倒闭,不可能再有人去状告维修师傅,但修不了又能怎么办呢?
原厂配件供应已中断,市面上的所谓原厂件几乎都是来自倒闭经销商的库存,事故车拆解,甚至还有一些仿冒品,质量怎么样可想而知。 再比如一位威马ex5车主,其电池模块组出现问题,官方维修渠道消失后,第三方维修店报价高达8万元,相当于车价的一半。 最令车主头疼的是,人家是先要收检测费的,检测费本身就不便宜,检测出毛病来修不了检测费也要收,这更让车主陷入纠结。
无奈的车主只能自发组织互动社群,希望通过群里资源共享,互换配件,共享维修教程,甚至众筹开发替代零件,但这样的成本实在太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样子呢?蔚来李斌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把所有车企公布的订单加在一起,数字早就超过一亿了。 这就说明,这些年来诸多车企把以前房地产的套路全部给挪到了汽车身上了。
当大家兴冲冲买车时,发现了有很多和自己一样买车的人,结果等提车时才发现,其他人全部是托或者是被车企随意编造出来的数据,只有自己是真金实银掏的钱。 最后一阵喧嚣过后,自己的爱车便成为扔不掉,修不好的累赘。 车子毕竟不是快消品,使用周期长达10年以上,售后服务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我们已经有了明确法规要求,为什么不能强制车企准备备件?
这些烂尾车的风波也在持续,提醒消费者技术迭代快,竞争极为惨烈,购车决策应更谨慎。 在10年备件无法严格执行之前,不要选择那些没有制造底蕴只有品牌的企业,买车就从销量排行榜中的前十名开始买,这才是对普通人最靠谱的选择。
大南路
造车门槛这么低就是个问题
用户11xxx55
房地产有售后服务吗?
砖家又在扯蛋
买车就是要买保障,买一些花里花俏的小众品牌,不就是在坑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