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妈妈在上海买的房子,我都不敢和别人说,怕人笑话我 当洪晃直言”妈妈在上海买的房子,我都不敢跟别人说,说了都笑话我”时,这位”名门痞女”再次展现了她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气。一个名叫”路易凯旋宫”的房产,让这位媒体界知名人士感到尴尬不已。她到底在担心什么? 出身史家胡同51号的洪晃,从来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名门闺秀。外祖父是章士钊,母亲是被誉为”末代名媛”且为毛主席钦点英语老师的章含之,父亲则是北大副主任洪君彦。这样的家庭背景,让她从小就置身于时代的聚光灯下。 12岁的洪晃拿着外交部给予的700块钱服装置办费,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的公派留学生。美国的求学经历让她接受了开放的西方文化,也培养了她独立思考的习惯。回国后的洪晃并没有按照家人的期待走外交官的路,而是选择了媒体行业。 1999年,洪晃接手《世界都市iLOOK》,她一心想办”一本给有头脑的女性的时尚杂志”。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几年下来,她所办的《I LOOK世界都市》《乐》《SEVEN-TEEN青春一族》三本刊物均创下了百万以上的销量。 就在洪晃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母亲章含之的一个购房决定让她颇感尴尬。洪晃的母亲章含之购置了一处房产,这处房产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路易凯旋宫”。这个充满洋气的房产名字让洪晃感到非常不自在。 洪晃在知道之后觉得十分羞愧又好笑,所以她自然不敢在好友面前提,怕被好友笑话,觉得在朋友们面前有些挂不住脸。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时尚文化的媒体人,洪晃对这种刻意追求洋气的做法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洪晃看来,这就是一种伪精致。她认为房子本身的功能和品质才是关键,而不是通过一个华丽的洋名字来彰显身份。洪晃女士表示,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的第一代的富有的人”,在起来的时候,会需要一个东西来给自己安全感,让自己有一种确实有了身份,有了社会地位。 让洪晃更加失望的是,洪晃原本以为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是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的,但结果却让她大跌眼镜。她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这种现象反而越普遍。如今的地产商们花更多心思在取名的花样上,却不去考虑如何将本职工作做好,永远都是在刻意的营造一种高端感。 洪晃的批评并不是空穴来风。她观察到,许多国人在消费时容易被表面的洋气包装所迷惑,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价值。这种心理反映出部分人群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总是觉得外来的东西更高级。 作为一个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成长起来的女性,洪晃深知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她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不需要通过崇拜洋名字来证明自己的品味。 洪晃的这番话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她过于严苛,连母亲的选择都要批评;也有人支持她的观点,认为确实应该摒弃这种虚荣的消费心理。但洪晃并不在意这些争议,她一直秉承着”说真话”的原则。 在美国,纽约时报报导常有人称洪晃为”中国的奥花云费”。华尔街日报称洪晃为”中国的设计教母”。《时代》杂志将她选入了2011年最具影响力时代百大人物。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多年来在文化观察和媒体工作中的坚持。 从”路易凯旋宫”事件可以看出,洪晃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习惯。即使是面对至亲的选择,她也能客观地指出问题所在。这种理性批判的态度,正是她能在媒体界立足的重要原因。 如今,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逐步提升,洪晃当年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很多房地产项目开始使用更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字,这种变化或许也印证了洪晃观点的前瞻性。 洪晃因为母亲的”路易凯旋宫”而感到尴尬,背后反映的是文化自信与消费观念的深层思考。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价值观?你觉得洪晃的批评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洪晃:妈妈在上海买的房子,我都不敢和别人说,怕人笑话我 当洪晃直言”妈妈在上海
熹然说历史
2025-08-29 23:18:49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