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埋了5000红军,逃往国外安享晚年,如今国内竟还有人纪念他!俗话说祸害遗千年

小怪兽说热点 2025-08-26 12:35:45

他活埋了5000红军,逃往国外安享晚年,如今国内竟还有人纪念他!俗话说祸害遗千年,马步芳曾经无恶不作,虐待红军的手段让人无法想象,然而他最后不仅没有付出应有的代价,还成功逃到了国外颐养天年,甚至如今还有人在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很少有人会把“禁毒”“抗日”的标签,和“活埋红军”的恶魔联系在一起,可历史从不会因为刻意隐瞒就消失。 1936年,红军西路军为执行战略任务进入河西走廊,马步芳作为当时青海的地方军阀,为了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立刻组建部队进行围剿。 他比谁都清楚,红军长途跋涉后物资匮乏,又不熟悉当地地形,于是选择在红五军、红九军行军的必经之路设伏。 那场突袭毫无征兆,红军战士虽奋力抵抗,但面对装备精良、以逸待劳的马家军,很快就陷入被动,红五军、红九军伤亡过半,被迫退守倪家营子。 到了1937年初,马步芳又集结更多兵力,对驻守倪家营子的红三十军及红五、红九军残余部队发起猛攻。 当时正值严冬,红军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连充饥的粮食都快耗尽,而马步芳的部队不仅有充足的粮草,还有骑兵优势,在空旷的河西走廊里机动性极强。 红军数次突围都失败了,为了保留最后一点有生力量,只能选择分散撤离,可马步芳却下了“赶尽杀绝”的命令,带着骑兵对分散的红军战士展开追杀。 那些不幸被俘的红军战士,遭遇了地狱般的对待。马步芳根本不把战俘当人看,他觉得“活埋”是最“省事”的处理方式,于是下令挖了一个个浅坑,将被俘的红军战士推进去,再用黄土一层层掩埋。 有侥幸从埋尸坑爬出来的战士回忆,当时坑里的人互相推搡、呼喊,可马家军的士兵却在坑边哈哈大笑,甚至用脚把土踩实,是幸存战士用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噩梦。 被俘的女兵,命运则更加悲惨。马步芳把她们当作“战利品”,按等级分给自己的下属,供人玩乐。 不从的女兵会被严刑拷打,有的被折磨致死,有的则被卖到偏远地区为奴,只有极少数人能在后来的营救中脱险。 据统计,当年红军西路军出发时共有两万余人,经过马步芳的围剿和虐杀,战死七千余人,被俘后遭虐杀的有五千多人,最后成功获救的仅四千余人。 这意味着,每五个红军战士里,就有两个死在马步芳的手里。 可就是这样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人,却在后来的时局中为自己谋得了“正面”名声。他在青海推行禁毒,一方面是因为鸦片贸易影响了他的税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抗战时期,他虽然派部队参战,但更多是出于自保和向国民党表忠心的考量,这些行为被刻意放大后,竟成了如今某些人“纪念”他的理由。 更讽刺的是,这个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其实极度惜命,当解放战争后期,他看到红军力量越来越强,国民党政权濒临崩溃,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便偷偷收拾了大量金银财宝,带着全家老小逃往国外,从此在埃及、沙特等地过起了奢侈的流亡生活,直到1975年去世,都没为当年的罪行付出任何代价。 如今马步芳公馆里的简介,对这些血腥往事只字不提,反而把“禁毒”“抗日”当作重点,这种片面的历史叙述,让很多不了解真相的人误以为他是“爱国将领”。 可历史不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马步芳的禁毒、抗日,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他虐杀红军战俘、残害无辜生命的行为,是突破人性底线的反人类罪行,两者根本无法抵消。 那些去公馆“悼念”他的人,若是知道五千多名红军战士曾在他的命令下惨死,知道被俘女兵遭受的非人待遇,还会把他当作“英雄”吗? 我们尊重历史,不是要否定某个人做过的所有事,而是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既不回避马步芳在特定时期的某些行为,更不能掩盖他的滔天罪行。 马步芳公馆作为历史建筑,本该成为警示后人的场所,把他的恶行完整呈现,告慰那些惨死的红军烈士。可如今的片面介绍,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烈士的亵渎。 参考资料: 马步芳公馆尽行褒扬其善举 绝口不提荒淫凶残丨解放日报 《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9月25日:《西路军被俘将士遭残害人数、地点及原因考》 甘肃武警2019-09-21《【红色故事】血战马家军》 新华社2021-04-30《新华全媒+|那517名红军西路军烈士遗骸,背后有着怎样的悲壮》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

小怪兽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