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依赖中国”伊朗学者一针见血,呼吁伊朗绝不能过度依赖。他主张,伊朗应奉行多元外交:经济上借力中国,军事上则要靠拢俄罗斯。想得有点太美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位名叫马扎赫里的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伊朗在面对国际格局时,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中国身上。 他甚至给出了“分工明确”的建议:经济上可以借力中国,但军事上必须靠俄罗斯。 这番话听起来颇有逻辑,乍一看似乎给伊朗的外交战略提供了一个理论方案,但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得多。 伊朗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在东西方之间寻找平衡。西方方面,美国的制裁从未间断,尤其是在军事和核技术领域的限制几乎让伊朗寸步难行。 以色列的军事威胁更是如影随形,每当中东局势紧张,这个威胁就愈发明显。而东方的中国,看似是一个可靠的经济伙伴,实际上在整个中国的全球布局中,伊朗的分量非常有限。 中国与伊朗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石油出口领域。可以说,伊朗的油气资源是它与中国唯一稳定的“筹码”。不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伊朗在中国整体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并不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它的进口来源非常多样化,包括俄罗斯、沙特、安哥拉、伊拉克等国家。伊朗的份额虽然重要,但远不足以让中国在经济上对它“全力护航”。 更别提中国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科技合作上对伊朗的投入寥寥无几。 换句话说,伊朗想完全依赖中国,无异于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而篮子还可能随时掉落。 正是基于这种现实,马扎赫里提出了所谓“经济靠中国,军事靠俄罗斯”的战略。 理论上,他的出发点是多元外交:经济发展方面,借中国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安全防务方面,则依赖与俄罗斯的传统军事合作,保持在地区对抗中的相对独立性。这种想法表面上看似精妙,但执行起来难度非常大。 经济上对中国依赖的背后,有不可忽视的政治风险。中国在中东投资并非无条件援助,它的行为总是与自身利益紧密绑定。 换句话说,中国不会为了某个单一国家的利益牺牲整体战略。伊朗可能会得到短期经济缓解,但长期来看,中国更可能把伊朗视作区域市场和能源供应的一部分,而非战略盟友。 如果伊朗过度依赖,等于自缚手脚,一旦中国在其他更重要的利益点上做出选择,伊朗很可能再次陷入困境。 军事上完全依靠俄罗斯也存在挑战。俄罗斯在中东有自己的利益盘算,并非无条件支持伊朗。 虽然两国在叙利亚等问题上有合作,但俄罗斯的重点始终是维持地区影响力,而不是成为伊朗的“保镖”。 伊朗希望俄罗斯在关键时刻出手援助,一旦俄罗斯在利益上与其他国家产生冲突,伊朗未必能得到理想的支持。 依赖外部军事力量还会削弱自身国防建设的动力,长期来看可能适得其反。 实际上,伊朗要实现真正的“多元外交”,并非靠一句策略口号就能完成。 它必须在经济上拓展更多伙伴,不仅限于中国,也要考虑欧洲、印度等潜在市场;在军事上,除了依赖俄罗斯,也要提升自身防御能力和战略自主性。更重要的是,伊朗内部政策的稳定性也决定了外交能走多远。 过去几年,伊朗政策摇摆不定,国际伙伴很难信任它会持续履行任何协议,这也严重限制了它在全球舞台上的筹码。 更讽刺的是,伊朗学者的这番“理论分工”本身就透露出一丝无奈。它承认伊朗无法单靠自身力量解决所有问题,却又不得不依赖外部力量。 换句话说,这既是战略选择,也是现实困境的折射。 伊朗试图在大国博弈中保持自主,但在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的现实面前,任何单边依赖都可能带来风险。
“我们不要依赖中国”伊朗学者一针见血,呼吁伊朗绝不能过度依赖。他主张,伊朗应奉行
恒南情情
2025-08-25 12:21:26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