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歼-10,不要苏-35,朝鲜空军想要24架苏-34?将替换中国轰-5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长期以来,朝鲜的空军装备以苏联旧式战机为主,从米格-21、米格-23到苏-25,甚至还有部分上世纪60年代服役的轰-5轰炸机。 这些老旧机型不仅技术落后,作战半径短,维护难度大,而且在面对现代化美韩空军时几乎毫无威慑力。 换句话说,朝鲜空军急需一场更新换代,从数量到质量都要有所提升,否则在半岛空域的任何冲突中都将处于绝对劣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34进入了讨论视野。苏-34是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战术攻击机之一,定位是双座前沿打击战机,主要任务是对地精确打击,同时具备一定的防空突破能力。 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航程长、载弹量大,并且配备了现代化航电系统,可以执行深度打击任务。 对于那些希望提升对地攻击能力的国家,苏-34确实是一件“利器”。 但是,问题也很明显,朝鲜面对的并不是俄罗斯或者叙利亚那种局部空军落后的局面,而是美韩联军。 在这种环境下,制空权才是关键。美军F-35、F-22以及韩国KF-21在半岛空域几乎形成绝对优势,如果朝鲜引进苏-34,用它去对抗这些现代化战机,无异于用大炮打蚊子,不仅效果有限,而且风险极高。 换句话说,苏-34并非针对空中格斗优化的战机,它更像是“打地面、保自己”的工具,而朝鲜空军迫切需要的是具备空中作战能力的战机。 再从经济和战略角度看,苏-34的引进成本和维护费用并不低。即便是出口型苏-34M,也需要一整套训练、备件和后勤体系,这对朝鲜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而且俄罗斯目前的苏-34出口订单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是否能够按期向朝鲜供应,甚至交付量能否保证,都存在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这种“高精尖”的对地打击飞机,如果没有足够的训练和战术体系支持,其战斗效益可能远低于投入成本。 换句话说,即便朝鲜真的拿到24架苏-34,它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是一个大问号。 与之相比,歼-10或苏-35可能更符合朝鲜的实际需求。 歼-10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作战半径适中,机动性好,更适合近距离空战和区域防空任务。 苏-35作为重型制空战机,具备极强的机动性和超视距打击能力,在朝鲜半岛空域的防御与威慑作用更明显。 更重要的是,这两类战机都更适合“空优作战”,这正是朝鲜在面对美韩空军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用苏-34替代轰-5,从战术角度看,提升的其实只是对地打击能力,而非空战能力,这和朝鲜真正的作战需求并不匹配。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战略信号问题。如果朝鲜真的公开购买苏-34,国际社会很容易将其解读为“加大对地打击能力”,甚至误判为朝鲜未来可能进行远程打击的能力增强。 这种情况下,美韩可能会在情报、军事部署上做出更强烈的反应,朝鲜在战术上得到的提升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战略压力。 所以,从综合角度看,苏-34并不是朝鲜空军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它在技术上很先进,但并不适合半岛空域的空战需求;在成本上昂贵,维护和训练压力大;在战略上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信号风险。 相比之下,歼-10和苏-35才更符合“量力而行、针对实际威胁”的原则。 当然,这并不是说朝鲜完全不需要对地打击能力。对地精确打击在朝鲜军事体系中仍然重要,比如威慑和保护边境设施。 空军的现代化不能只看单一战机的先进程度,更要考虑实际作战需求、战术匹配、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战略风险。在这一点上,选择适合空战的机型远比追求先进型号来得务实。
不要歼-10,不要苏-35,朝鲜空军想要24架苏-34?将替换中国轰-5 麻烦
恒南情情
2025-08-25 11:20: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