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通房丫李氏,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这日,她正在盛饭。谁知,管家突然冲进来高喊一声,闻言,她手一歪,啪地一声碗摔在地面碎了一地。正妻刚打算开口斥责,丈夫却开怀大笑。 李氏出生在河北宛平一个穷苦人家,父母早亡,她和弟弟相依为命,后来家境太糟,她被卖进谭府当丫头。那时候谭钟麟是封疆大吏,1871年他去陕西任职,正妻陈氏病了没法跟,他就花钱买了李氏做通房丫头,负责日常起居。李氏进门后,谭府规矩严,她连妾室都不算,只能干粗活,洗衣做饭,伺候一家子。谭钟麟妻妾成群,有正妻陈氏,还有颜氏、钟氏、刘氏等,李氏地位最低,吃饭时别人坐着,她得站一边添汤加饭。陈氏管家严厉,常指使她干这干那,李氏忍着气过日子。谭钟麟对她没多少关注,就当个仆人使唤。李氏没文化,只识几个字,但她勤快,慢慢适应了大户人家的生活。这段日子让她明白,穷丫头进了富家,命就不是自己的了。谭钟麟忙公务,李氏的日子单调重复,她的存在只是填补空缺,没人真把她当回事。 1879年,李氏怀上了孩子,这在谭家不算啥新鲜事,因为谭钟麟已有多个子女。李氏继续干活,怀孕也没特殊待遇。1880年,她生下儿子谭延闿,分娩过程难,谭钟麟没去陪,只在孩子哭声后过来看看,取名延闿,意思延长幸福。生了儿子,李氏名义上成了妾室,但生活没大变,还是站着侍候别人。谭钟麟对这个儿子也没特别在意,李氏自己带孩子,教他识字。谭延闿小时候就聪明,五岁认字,十三岁中秀才。李氏省吃俭用,支持儿子读书,她知道只有儿子出息,自己才能翻身。谭钟麟请老师教谭延闿,李氏在一旁看着,偶尔帮着督促。谭家其他子女多是正妻生的,谭延闿作为庶子,常受冷遇,但这激发他更努力。谭钟麟继续升官,当过浙江巡抚,李氏随家迁徙,日子还是老样子。陈氏对李氏不友好,常给她脸色看,李氏低头忍耐,不敢顶撞。这时代,妾室就是这样,地位低,靠孩子争气。 谭延闿长大后,对母亲的待遇越来越不满,但他明白家规改不了,只能通过科举改变命运。他勤奋读书,1902年中举人,那时李氏稍稍松口气,但还是站着侍候。1904年,谭延闿参加甲辰科会试,中了会元,这是湖南两百年头一遭。消息传回谭府,李氏手抖碗碎,正妻陈氏要责骂,谭钟麟大笑,让李氏坐下一起吃。这事标志李氏命运转折,她从丫头变成有座位的妾室。谭钟麟平时冷淡,这次因儿子功名,才正眼看李氏。谭延闿中进士后,选翰林,家族地位升,李氏也沾光,不再站着添饭。陈氏虽不乐意,但没法公开反对。李氏的日子好过些,能参与家事。谭钟麟1905年去世,谭家由长子谭宝箴管,但谭延闿声望高,李氏地位稳固。这事件反映清末社会,女性靠丈夫和儿子立足,李氏忍了33年,终于等到认可。 事件后,李氏在谭家过得体面些,她儿子谭延闿入仕途,当过湖南都督,政坛活跃。李氏不再受气,家族人敬她几分。1916年,李氏在上海病逝,谭延闿赶回处理丧事。灵柩运长沙,谭家族规说妾室不能从正门出殡,族人堵门,坚持用侧门。谭延闿怒了,爬上棺木喊自己死了,让抬他出殡。族人无奈,让步,灵柩从正门抬出,下葬祖坟。李氏一生从丫头到母亲,靠儿子争得尊严。谭延闿这举动显示他对母亲的孝顺,也挑战旧礼教。清末民初,女性地位低,妾室更苦,李氏的故事典型,她没反抗,只靠忍耐和后代。谭钟麟对她冷淡,正妻陈氏苛责,这没变,但儿子改变了结局。
1904年,通房丫李氏,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这日,她正在盛饭。谁知,管
墨舞风华姿
2025-08-11 00:31:46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