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总部收到战报,政治部主任杜平看完后怒道:“胡闹!老子就没见过这么夸张的战绩,重审!” 主要信源:(中华网——《步兵战神胡修道:孤身毙敌二百八!》;中国军网——紅旗上的勛章--胡修道) 1952年11月的上甘岭炮火连天,597.9高地3号阵地迎来了一位刚满20岁的新兵胡修道和他的战友滕士生。 班长李峰沉稳老练,准备按志愿军特有的“老兵带新兵”流程。 先演示,再让学生动手,最后并肩作战。 炮声如同惊雷在耳边炸开,但胡修道感到心跳加速并非因为恐惧,反而是战斗前的紧张混合着初上战场的兴奋。 他紧握爆破筒的双手微微发颤,像一把引而待发的强弓。 胡修道第一次实战,就把李班长的叮嘱记得异常清楚:拉线、投掷、再迅速补手榴弹。 他根本顾不上硝烟灌满口鼻,只顾着不断重复这个保命的动作。 直到班长有力的大手拍在他肩上:“省点弹药,敌人退了!” 才猛然从拼命三郎的状态中惊醒,眼前那片黑压压的敌人果真不见了。 第二波敌人刚涌上来时,李班长几句巧妙的指挥就让胡修道开了窍:三人故意把敌人“让”到火力汇集的中心,等目标挤作一团,一颗手榴弹就能炸得对方魂飞魄散。 这种快速成长令人欣慰,他们硬生生顶住了美军十几次车轮冲锋。 战况瞬息万变,连部一道紧急命令传来:“9号阵地告急,李峰立刻支援!” 班长临走前重重拍了拍两位战士的肩头。 此时,只有胡修道和滕士生在新挖的简易战壕里,警惕地备好成箱手榴弹,准备随时迎接下一批来犯之敌。 敌军踩着炮火掩护再次疯狂反扑。 胡修道屏气凝神,眼看着美军指挥官挥旗前进,他猛然挥臂将手榴弹精准抛出。 “轰!”指挥官当场丧命。 群龙无首的美军乱作一团,胡修道趁机端起机枪猛烈扫射,敌人伤亡惨重。 两人咬牙挺过了漫长数小时生死搏杀,刚想喘息片刻,胡修道瞥见更险情:10号阵地静得可怕,一支美军正悄悄摸了上去! 连部命令几乎同时传来:“速援10号高地!” 子弹在两人脚下激起一溜尘土。 他们顶着枪林弹雨奇迹般地冲过封锁,在残破工事上与另一支援军汇合。 这场战斗残酷激烈:战友滕士生中弹倒下。 几小时后再次传来连长的嘶吼:“胡修道!10号阵地拼光了!带上3号!” 胡修道在炮火中猛抬头,3号阵地方向,美军轰击的炮火又一次遮天蔽日! 在爆炸腾起的烟尘中,他一个人伏在碎石旁,手里的机枪枪管烫得能煎熟鸡蛋。 美军靠近就打枪,压到眼皮底下就扔手榴弹,就靠这原始的打法,胡修道硬是在阵地上扛过了数轮攻击。 可喘息短暂得如同幻觉,连长嘶哑的调令再次穿透轰炸:“胡修道!10号又空了!给我死守住!” 在铺天盖地的轰炸中,胡修道在3号和10号两块焦土上来回穿梭奔命。 步枪放倒远处敌人,冲锋枪扫清近身之敌,手榴弹专炸人堆。 高地两面同时遭遇41次进攻,胡修道一个人顶住了41次! 当夜幕降临志愿军支援部队艰难攀登到山头,胡修道依然如钉子一般死死钉在阵地前沿。 志愿军总部,一份标注着“一人歼敌283人”的战报被杜平主任重重摔在桌上。 他难以相信一个新兵能在美军炮火下独自守住两道阵地:“查!从头到尾给我查清楚!” 当详细核实材料铺满办公桌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哑然良久。 这不可思议的战绩迅速层层上报,一位新兵孤身对抗钢铁洪流的传奇震撼了全军上下。 后来经过志愿军司令部严格核实确认,胡修道一人硬扛美军在3号、10号阵地连续不断的41次集团冲锋,共毙伤敌人达到惊人的283名,被验证是当之无愧的事实! 志愿军司令部因此专门授予胡修道“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向他颁发代表最高荣誉的一级国旗勋章。 当和平最终降临朝鲜半岛,胡修道带着勋章和满身战场硝烟的味道回到祖国。 这位曾单枪匹马击退美军数十次进攻的英雄隐于平凡岗位兢兢业业,后来被擢升为部队的副参谋长,默默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继续奉献心力。 2002年春深之时,胡修道在南京安详离世,结束了他从平凡士兵到传奇英雄的壮阔一生。 有人这样深切缅怀他:“上甘岭建奇功,英名垂青史。 一生奉献于党,风范成千古。” 这道挽联深深印证了一个朴素至理。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时刻站出来的平凡人,正是民族脊梁上最坚硬的骨头!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
【1评论】【1点赞】
天乐
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