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一位军区司令满怀欣喜地踏上归乡之路,不料还未跨进家门,就被母亲当街扇了一记耳光:"你不是说去学打铁的吗?" 主要信源:(红安网——贺健;红安县革命纪念馆口述——《人民军队英雄谱》) 1929年春天,湖北黄安县华家河镇的土路上,十八岁的贺健背着蓝布包袱离家。 爹娘站在门槛边目送,父亲叮嘱学打铁要耐住性子,母亲撩起衣角擦眼睛。 少年回头喊了句"学好手艺就回来",身影消失在村口槐树林里。 这一走就是二十三年。 贺家幺儿当年扯了个大谎。 十六岁在县城看见红军队伍,刺刀映着日头亮晃晃,当兵的脚步踩得地皮发颤。 回家闹着要参军,被全家人按住了。 母亲撂下狠话:"当兵就是送死!" 此后两年,他白天帮家里锄地,夜里偷练正步走。 赶集日子总往县城兵营墙根溜,踩着树杈看士兵出操。 1930年招兵告示贴出来时,他扯谎说要学打铁。 包袱里藏的其实是红布五角星。 新兵连里贺健像鱼儿入了水。 十二月大别山飘雪,他跟着部队打香火岭。 敌机俯冲扫射,新兵蛋子们趴着不敢动,贺健抄起步枪就点射。 轰隆一声黑烟腾起,机关枪子弹竟打穿了飞机油箱。 这场仗他抓了两个俘虏,缴获三挺机枪,徐向前在指挥所望远镜里盯上了这个愣头青。 1931年开春,贺健调任总指挥警卫员,见面第一句话竟是:"首长,当警卫还能上前线吗?" 最险的是潢光战役。 徐向前和陈赓趴在山头看地图,贺健突然扑过来把两人推下陡坡。 炮弹紧接着砸在原处,气浪把他掀出三丈远。 卫生员从土堆里扒出人时,后背军装碎成布条,露出白森森的肩胛骨。 养伤时听说徐总指挥来看过三次,贺健把药碗一推:"等我好了还跟您打仗!" 1937年部队回湖北扩军,贺健在镇上遇见邻居黄阿婆。 老太太揪着他衣领直跺脚:"你娘眼睛快哭瞎了!" 贺健摸着军帽五角星低头:"等打跑鬼子..." 话音未落集合号响了,他塞给阿婆两块银元扭头就跑。 这年深秋,有同乡指回口信:贺大娘病得起不来炕了。 仗却越打越大。济南战役时贺健当师长,带着敢死队爬云梯。 城墙炸开豁口那刻,弹片削掉他半只耳朵。 警卫员要背他下去,他扯绷带缠住脑袋吼:"抬云梯的弟兄们血还没干呢!" 总攻发起时,城墙上红旗插得比朝阳升得还快。 1952年阳春三月,吉林军区司令贺健带着探亲团回黄安。 村口锣鼓敲得震天响,乡亲们围着吉普车摸军功章。 突然人群里钻出个白发老太,抡起巴掌"啪"地扇在将军脸上。 全场静得听见针落地,贺健扑通跪进尘土里:"娘!儿子骗了您!" 老太太第二巴掌没落下去,抱着儿子嚎啕大哭:"铁匠铺掌柜说...说没见过学徒贺健啊..." 后来贺健把母亲接去长春。 老太太总坐在军区大院槐树下,看儿子晨练打拳。 有回司令踢正步震落槐花,六十三岁的老娘突然站起来,像对孩童般喊:"健伢子!走军步莫晃膀子!" 卫兵们憋着笑,贺健却鼻子发酸,这声叮咛迟了二十五年。 2008年病床上,九十七岁的老将军盯着天花板喃喃:"把我葬在母亲坟旁..." 护士看见他枯瘦的手在虚空中抓握,像要牵住什么。 窗外春雨沙沙,恍若当年离家时,母亲抽噎着往他包袱里塞熟鸡蛋的声响。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62年,一位军区司令满怀欣喜地踏上归乡之路,不料还未跨进家门,就被母亲当街扇
素花淡草意悠
2025-08-01 01:47:51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