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廖耀湘听说,远征军有一个女兵活着走出野人山,他大感惊奇,连忙接见她,率先对她敬礼,还请这个女兵去他家吃饭!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2年的缅甸战场,硝烟弥漫。 中国远征军新22师的野战医院里,20岁的湖南姑娘刘桂英正忙着给伤员包扎伤口。 炮火在不远处炸响,震得帐篷簌簌落灰,她却连头都没抬一下。 这个刚参军不久的护士,几个月前还在家乡的学堂念书,如今已能在枪林弹雨中沉着救治伤员。 刘桂英加入远征军,源于“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 她被编入号称“虎师”的新22师,这支部队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部队,在师长廖耀湘指挥下屡次重创日军。 作为随军护士,刘桂英跟着部队转战缅甸,见惯了生死。 但谁也没想到,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这年5月,战局突变。 由于英军临阵撤退,远征军后路被日军切断。 新22师被迫撤进野人山,一片方圆数百里的原始森林。 当地土着都不敢轻易进入的“绿色魔窟”,成了中国军队的求生之路。 踏进野人山的第一步,刘桂英就感到刺骨的寒意。 参天古树遮天蔽日,阳光只能从缝隙里漏下几缕。 她和另外四名女护士互相搀扶着走在队伍末尾,脚下是厚厚的腐殖层,每走一步都陷到脚踝。 第一天还没过完,所有人的脚底都磨出了血泡。 雨季的野人山是真正的噩梦。 暴雨说来就来,山洪裹着断木碎石冲下山谷。 刘桂英亲眼看见一个班的战士被洪水卷走,连呼救都来不及。 最艰难的是渡河,有时要连续两天泡在齐腰深的河水里。 她和一位女护士恰逢生理期,冰冷的河水像针扎般刺骨,两人硬是咬着牙没掉队。 饥饿比洪水更可怕。 进山一个月后,部队断粮了。战士们开始煮皮带、啃皮鞋,连手枪套都成了充饥的食物。 刘桂英跟着大家找野果、挖草根,但很多植物有毒。 有个小战士吃了不知名的野果,当晚就口吐白沫死了。 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倒下,五个姑娘抱在一起痛哭。 比饥饿更折磨人的是疾病和虫害。 瘴气弥漫的丛林里,疟疾、霍乱肆虐。 晚上宿营时,她们用芭蕉叶搭成小棚,十个人挤在三四平米的空间里。 头发里长满虱子,一抓一把,像撒了层黑芝麻。 护理小队一个接一个倒下。 先是小李染上霍乱,高烧说胡话。 接着小张被毒蛇咬伤,全身浮肿。 护士长胡珊临终前拉着刘桂英的手说:“你最年轻……一定要活着回国……告诉国人我们是为什么死的……” 这话成了支撑刘桂英的唯一信念。 就在她快要绝望时,奇迹发生了。 队伍里掉队的男友找到了她。 两人相互搀扶,踩着战友的尸骨前行。 每当想放弃,刘桂英就想起护士长的嘱托,想起祖国还在日寇铁蹄下挣扎。 她对自己说:“就是死,也要爬到祖国的土地上再死!” 两个月的生死跋涉后,前方终于透出亮光。 当刘桂英踉跄着走出丛林时,衣衫褴褛的她几乎不成人形。 新22师入山时上万人的队伍,此刻只剩不到两千人。 师长廖耀湘闻讯赶来,这位铁血将军竟向瘦小的女护士庄重敬礼。 他红着眼眶说:“你是活着走出来的女战神!” 后来廖师长还特意请她到家中做客,听她讲述野人山里的经历。 抗战胜利后,刘桂英回到湖南当小学教师。 她总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野人山的故事,讲那些永远留在丛林里的姐妹。 85岁那年,老人颤抖着说:“现在想想都后怕,不知当初怎么挺过来的。” 直到101岁高龄,她仍能清晰回忆每个细节,念叨着:“姐妹们,我做到了,后人会记住你们的。” 2021年11月16日,刘桂英在合肥逝世,享年102岁。 这位穿越野人山的女兵,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她走出丛林时带出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更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中抗争的精神火种。 主要信源:(人民网——《中国远征军唯一在世女兵刘桂英:沿着白骨走,爬出野人山》)
1942年,廖耀湘听说,远征军有一个女兵活着走出野人山,他大感惊奇,连忙接见她,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7-24 08:58:38
0
阅读: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