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医生宋兆普免费到孤儿院看病,可没想到竟发现8成孩子的肚皮比纸还薄,而且体内排泄物也清晰可见,于心不忍的他变卖家产,掏空医院9700多万去救治,不料这一决定竟然拯救了3000多条人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12年,央视一则报道震动全国。 河南汝州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被指挪用医院资金9700万元! 消息一出,“挪用公款”、“中饱私囊”的质疑声浪瞬间将宋兆普淹没。 这位低调的中医世家传人深陷舆论漩涡。 随着央视深入追踪,一个更为厚重感人的故事浮出水面,彻底扭转了公众认知。 宋兆普出身中医世家,15岁起随父行医,走村串户。 这段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底层民众就医艰难:有病无钱治、小病拖大病比比皆是。 许多农民看病时掏出的钱皱皱巴巴、零星几张,那份困窘深烙在他心中,为他日后创办惠民医院埋下种子。 成年后,宋兆普继承父业,创建金庚康复医院。 看病不收挂号费,治疗费用远低于市场价,医护待患者如亲人。 如此经营,金庚医院口碑日隆。 一次偶然遭遇彻底改变了宋兆普和医院的轨迹。 1999年,一名诊断为“脑萎缩”的弃婴因父母无力承担治疗费被送入福利院。 目睹这一幕的宋兆普心如刀绞,此事成为他心中难解的结。 十年后,2009年,他到郑州、洛阳等地福利院探访,所见景象深深刺痛了他。 众多脑瘫儿童骨瘦如柴,有的因长期卧床患上严重褥疮或肺炎。 限于经费和医疗条件,福利院只能勉强维持孩子基本生存,康复治疗近乎空白。 孩子们无助的眼神让宋兆普无法释怀,他当场决定:将孩子接回金庚医院治疗! 这个决定开启了金庚医院对脑瘫孤儿近乎“孤注一掷”的救助之路。 宋兆普陆续从多个福利院接收了第一批128名脑瘫孤儿。 他甚至为其中很多孩子取姓“党”或“共”,寓意党和社会给予他们新生。随着患儿数量增多,庞大的医疗费、特护费、奶粉尿布等支出,如同无底洞吞噬医院资金。 当账户资金告罄,宋兆普没有退缩。 他变卖祖传珍贵中药储备,抵押自家房产,竭尽所能筹集资金。 最艰难时,他一天要看140多位门诊患者,用微薄诊费贴补患儿开支。 巨大资金缺口迫使他做出更艰难、更易招致误解的决定。 动用医院账户9700万元资金,继续救助不断增加的脑瘫患儿。 他清楚这违背财务规定,更清楚将带来的滔天争议。 但在他心中,没有比看着孩子因缺医少药失去康复机会更痛苦的事。 他选择背负骂名,也要让孩子们有站起来的希望。 2012年,央视曝光果然引来海啸般批评。 许多人指责他“人贩子”、“假慈善”、“违法乱纪”。 面对汹涌质疑,宋兆普没有逃避。 直到央视记者在镜头前翻开金庚医院那本特殊账册,真相才大白天下。 账页上密密麻麻、清晰记录着每一笔资金去向。 脑瘫儿童的生活物资康复治疗费、护工工资…… 那备受争议的9700万,一分不少全部用于孩子们的救治和护理! 从2009年至2025年,在宋兆普带领下,金庚医院团队累计接收救治超过18000名脑瘫孤儿。 这是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其中900多名患儿经治疗基本生活能自理,回归社会。 更有520多名孩子成功被国内外爱心家庭收养。 宋兆普善举赢得广泛赞誉。 他先后当选“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并光荣成为全国人大代表。 身份改变未让他脱离医生本色。 2021年,他在西安高铁站挺身而出,用中医银针成功抢救突发不适乘客。 不久后在北京南站再次上演类似事迹。 视频流传网络,网友认出:“这不是河南那位宋院长吗!” 他随身携带的银针,成为流动仁心象征。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义务用银针为与会代表服务数百人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积极为医疗改革发声。 他那段曾背负“挪用公款”骂名,却最终闪耀大爱光辉的历程,成为时代关于良知、责任与担当的深刻注脚。 主要信源:(河南省卫健委官网——《大医精诚——记全国道德模范宋兆普》)
医生说贵是因为他们见过很多穷人看病
【22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