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宣布了! 2025年7月22日晚上八点,美国突然爆出大新闻: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说美国又要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还说已经通知总干事阿祖莱,2026年底就正式退出! 美国此次退出的理由主要集中在政策分歧上。根据美方声明,他们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的社会和文化议程具有“分裂性”,过度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不符合“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 这种指责并非首次,早在2011年教科文组织接纳巴勒斯坦为成员国时,美国就曾以违反国内法为由停止缴纳会费,累计拖欠金额超过6亿美元。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与教科文组织的关系一直波折不断。1984年,美国以该组织存在腐败和管理混乱为由首次退出,直到2003年才重新加入;2017年,特朗普政府以“反以色列偏见”和资金问题为由再次退出,2023年拜登政府又宣布重返。 这种“三进三出”的行为,反映出美国对国际组织的实用主义态度——当自身影响力下降或政策目标冲突时,就选择用退出作为施压手段。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此次决定顺应了美国右翼保守派的诉求,他们长期主张减少对多边机构的投入,认为这些机构稀释了美国的话语权。 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言,美国退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财政压力。作为该组织第二大会费缴纳国,美国此前承担着约22%的预算份额,累计拖欠的会费已达6亿美元。 尽管总干事阿祖莱表示,教科文组织自2018年以来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了资金来源多元化,部分抵消了美国财政贡献下降的影响,但实际运作仍面临挑战。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决定反应强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深感遗憾”,认为这是对多边主义的打击。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达对教科文组织“坚定不移的支持”,并强调该组织在保护全球文化遗产和推动科学合作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法国外交部还特别提到,支持阿祖莱自2018年以来实施的改革,这些措施旨在加强机构内部共识,减少政治化争议。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也指出,美国的决定削弱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支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从更深层次看,美国此次退出反映出其外交政策的单边主义倾向加剧。特朗普政府上台半年内,已先后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多个国际组织,并停止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资金。 这种“退群”模式被批评为破坏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尤其是在全球治理面临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挑战时,美国的缺席可能导致多边机制效能下降。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原则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单边主义,试图通过裂解现有国际体系来凸显美国的优势地位。 对美国自身而言,退出教科文组织也存在风险。尽管白宫声称这不会影响美国的安全利益,但舆论指出,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国的软实力。例如,教科文组织在推动全球教育公平、保护文化多样性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美国退出后,其在这些领域的话语权可能被其他国家取代。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已明确表示将加大对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此外,美国的行为可能引发盟友效仿,导致多边合作框架进一步碎片化,最终损害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 值得关注的是,教科文组织并非毫无准备。阿祖莱在声明中表示,该组织已预见到美国可能的退出,并通过改革增强了自身韧性。例如,近年来资金来源从单一依赖会费转向多元化,包括政府捐赠、私人基金会合作和项目专项基金等。 同时,教科文组织正推动精简项目,聚焦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核心议题,以应对资源减少的挑战。这种调整虽然艰难,但为组织的存续提供了可能。 美国此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其单边主义外交的又一体现,既反映了国内政治的极化,也暴露了多边机制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尽管教科文组织已通过改革增强了韧性,但美国的缺席仍将对全球教育、科学和文化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为什么我们天天提美国,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