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志愿军里相当厉害的连长,曾经带领自己的连队抵御美骑一师长达三天四夜,成功

寰宇烽火 2025-07-23 10:07:49

他是中国志愿军里相当厉害的连长,曾经带领自己的连队抵御美骑一师长达三天四夜,成功阻击了敌人29次进攻,歼灭敌人1200多人,他便是战斗英雄张永富,当时担任志愿军第47军139师416团5连连长。 在朝鲜战场上,想找一支硬骨头部队不难,但要找一支能让美军王牌中的王牌——骑兵第一师——啃不动、吞不下、最后还崩掉满口牙的,屈指可数。 这支号称“不败之师”的美军部队,坦克装甲车能把山坳堵得严严实实,炮弹跟下雨似的往志愿军阵地上砸,而他们的对手,志愿军47军139师416团5连,困守在狭小的严岘山阵地上,连像样的掩体都来不及挖。 这仗,怎么看都是一边倒,可结果呢?这支不足二百五十人的连队,硬生生顶住了敌人29次进攻,歼敌1200多人。 在这奇迹背后的主角是当时年仅23岁的连长张永富,一位1946年参军的老兵,在解放战争中已是六次立功的战斗骨干,而严岘山一战,则让他和他的连队名垂青史。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的炮火撕裂了临津江东岸的宁静,重压之下,张永富的心思却异常缜密,开战前,他早已在阵地上画好了37道火力交叉线,每个战士的射击位置和角度都标得清清楚楚。 开战首日,美军两个营在六辆坦克掩护下,发起了六轮冲锋,仅以负伤三人的微小代价,就打退了所有进攻,歼敌二百余人,当天夜里,美军还想摸上来偷袭,最近的一次几乎摸到了战壕边,张永富二话不说,抄起一根爆破筒就冲了出去,身后的战士们跟着他呐喊冲杀,硬是把敌人又顶了回去。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真正的考验,在第二天猝不及防地降临。 10月7日拂晓,美军坦克抵近前沿,对着单薄的工事猛轰,战壕被夷为平地,炮火刚停,黑压压的美军步兵就涌了上来,到了当天下午,最前沿的一排只剩下六个人,还个个带伤。 情况万分危急,主力部队又被胶着,无法支援,张永富和指导员庞殿臣对视一眼,当机立断,把连部的卫生员、司号员、理发员、通信员全组织起来,他亲自带着这支“特殊小队”,一头扎进火线,经过一番惨烈的混战,硬是撕开一个口子,把被困的战士们救了出来,还夺回了阵地。 这一天,他们打退了敌人十一次冲锋,阵地前又多了三百多具敌军尸体,可5连也伤亡过半,弹药见底,有新兵扛不住了,哭着说:“连长,我们撤吧”。 张永富没有骂他,只是指着山下那片树林,平静地说:“你看那片林子,我们在这多守一小时,大部队就能多往前推一里地”。 此时的5连,能战斗的已不足二十人,弹药也几乎耗尽,但张永富没有放弃,他把炮班、连部文书和炊事员全部编入战斗小组,硬是凭借刺刀和工兵锹,打退了美军当天的第十二次冲锋。 张永富审时度势的能力很强,从不和财大气粗的美军硬碰硬,总是在对方进攻的间隙,抓住时机组织反冲锋,搅乱美军的进攻节奏。 此外,还想出了“土办法”,让人在阵地前沿的树干上绑了六十多个炸药包,美军坦克一靠近就拉弦,虽然炸不穿装甲,但巨大的冲击波和声响也炸得美军晕头转向,不敢轻易靠近,就有些像“偷梁换柱”的感觉。 在这三天四夜里,全连没吃过一顿正经饭,渴了就喝弹坑里的雨水,饿了就嚼几口冻硬的土豆,一个才十七岁的战士王二小,腿被打穿了,还趴在地上奋力扔手榴弹,张永富把他拖回掩体,从自己的粮袋里掏出仅剩的半块青稞饼塞给他,叮嘱道:“活着,才能看到胜利”。 当团侦察股长曲传文冒着炮火冲上阵地,带来撤退命令时,阵地上的每个人都带着伤,子弹一颗不剩,张永富环顾四周,上山时浩浩荡荡的二百四十名弟兄,此刻能站着的,只剩下了十八个。 可就是这十八名战士,顶住了美军一个整团的二十九次猛攻,歼敌一千二百余人,甚至连美军的副团长也毙命于此,战后清点的缴获枪支,堆成了一座小山。 这场血战震动了志愿军总部,5连被授予“特等功臣连”荣誉称号,荣立集体特等功,张永富和指导员庞殿臣双双荣立特等功,分获“一级战斗英雄”和“二级战斗英雄”称号,一个连队的军政主官同获特等功,这在我军战史上也绝无仅有。 可这位创造了奇迹的英雄,后半生却异常低调,转业回乡后,他从不主动提及当年的赫赫战功,直到有一次村里修水利需要炸石头,他指挥村民布设炸药,那份精准的判断力让在场的年轻人啧啧称奇,他才淡淡地说了一句:“在朝鲜练过”。 1973年,年仅四十五岁的张永富因病在西安逝世,他从朝鲜归来,从未停止为国防事业奔波,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现如今,历史的回响依旧清晰,包括张永福在内的5连战士也依旧在我国战争史上留下醒目的印记,他们不能被中华民族所忘记,也不会被中华民族所忘记,他们的名字将会是“青史”上最耀眼的存在。 参考资料:张永富.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

0 阅读:0
寰宇烽火

寰宇烽火

展示全球航空动态,分享全球最新防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