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汉武帝开始喜欢卫子夫,后来却对她厌恶至极? 建元二年的春天,汉武帝在平阳公主

古往趣话社 2025-07-23 06:06:51

为何汉武帝开始喜欢卫子夫,后来却对她厌恶至极? 建元二年的春天,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府第一次见到卫子夫时,她正捧着乐器跪在阶下。青丝绾成简单的发髻,素色襦裙洗得发白,可抬眼时那双眼亮得像刚淬过的琉璃。那时汉武帝刚登基两年,被太皇太后窦氏压得喘不过气,朝堂上全是祖母安排的老臣,连选个妃子都要看窦氏的脸色。 卫子夫的出现像道裂缝。她出身卑微,是平阳公主府里的歌女,既没有陈皇后那样的外戚势力,也不会对朝政指手画脚。汉武帝把她带回宫的那个晚上,马车碾过长安的青石板路,他掀起车帘看她攥着衣角的样子,忽然觉得这宫里总算有个不属于任何派系的人。 最初那几年,卫子夫的宫殿总是亮到很晚。汉武帝常提着食盒去找她,两人就着一盏油灯分食一碗汤饼。她不像陈皇后那样要金要银,只是把他随口说的“国库粮草不够北伐”记在心里,第二天就带着宫女们纺纱织布。更重要的是,她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都是难得的将才,替汉武帝扫平了匈奴,也替他在朝堂上培植起新的势力。 可岁月是把钝刀,慢慢磨掉了最初的模样。卫子夫成了皇后,宫门前的铜鹤换了三代,她鬓角也开始有了白发。汉武帝身边的新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有能歌善舞的李夫人,有懂法术的钩弋夫人,她们年轻、新鲜,不像卫子夫总劝他“少征战,多养民”。 真正的裂痕是从太子刘据开始的。刘据像卫子夫,性子温和,总说要减轻赋税,要与民休息。这让晚年的汉武帝很不舒服——他一辈子都在开疆拓土,怎么能容忍继承人否定自己的功绩?更让他猜忌的是,卫氏家族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卫青是大司马,霍去病是骠骑将军,连他们的门客都在朝中担任要职。 江充的出现不过是推波助澜。那个自称能通鬼神的宠臣,拿着在太子宫里搜出的小木人,跪在汉武帝面前哭:“陛下,太子这是要咒您早死啊!”汉武帝看着那些刻着自己生辰八字的木头,忽然想起卫青在世时,朝臣们看卫子夫的眼神,那里面有敬畏,更有攀附。他不怕臣子有权,怕的是权柄旁落到可能威胁皇权的人手里。 “皇后印玺何在?”汉武帝在甘泉宫发脾气时,卫子夫正在未央宫整理刘据的旧物。她听到宫人回报,只是平静地解下腰间的玉印,放在案上。窗外的梧桐叶落了一地,像极了她刚入宫那年的秋天,只是那时汉武帝会替她拂去肩头的落叶,如今却连见她一面都不肯。 巫蛊之祸平定后,汉武帝站在卫子夫空荡荡的宫殿里,看见墙上还挂着当年她亲手绣的《北伐图》。图上的匈奴疆域被红线标出,卫青和霍去病的名字绣得格外用力。他忽然想起卫子夫最后说的话:“我入宫四十余年,从未忘初心,陛下却忘了当年的青石板路。” 其实哪有什么厌恶,不过是帝王的猜忌压倒了旧情。他需要卫子夫时,她是解语花,是助力;当她和她的家族成为皇权的潜在威胁,再深的恩情也敌不过“制衡”二字。就像长安城里的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来由不得水自己做主。 参考资料:《史记·外戚世家》《汉书·武帝纪》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古往趣话社

古往趣话社

一起趣话,畅聊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