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7月16日中国商务部突然甩出一份公告——把“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列成了限制出口项,什么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这些电池核心技术,统统上了“锁”,消息一出来,《纽约时报》连夜发文,说中国这是要“巩固电动车霸主地位”,美国新能源产业链怕是要断供,欧洲锂生产商更是急得直跳脚。 中国这次“锁”的可不是什么边角料技术,磷酸铁锂电池这玩意儿,成本低、安全性高,现在全球电动车里,十辆有六辆用的都是它,而中国呢?直接生产了全球92%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说白了,全球车企的电动车电池,七成以上都得靠中国供应链“续命”。 美国更惨——新能源产业对中国电池技术“上瘾”了,特斯拉那款低价Model 3,用的就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福特汽车之前想建电池厂,还打算“白嫖”宁德时代的技术,结果被中国商务部新规“卡”得死死的:想用技术?先拿诚意来,申请许可证再说! 欧洲也没好到哪去,欧盟之前搞了个《新电池法》,逼着中国车企交技术换补贴,想“偷师”中国的电池技术,结果中国反手一个技术出口限制,直接堵死了欧洲“技术抄作业”的路,欧洲车企现在只能一边骂街,一边偷偷找中国电池厂商谈合作。 中国为啥要“锁”技术?这么说吧,中国在电动车电池领域那是全球领先,掌握着全球70%以上的锂电池加工能力,限制技术出口,说白了就是防止核心技术泄露,避免被美欧“偷家”,毕竟,技术这东西,一旦泄露,想再追回来可就难了。 美国之前总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欧盟也逼着中国车企交技术换补贴,中国这次“以牙还牙”,用技术限制告诉美欧:想占我们便宜?没门!我们可不是好欺负的。 限制出口不是“关门大吉”,而是逼着国内企业把精力从“卖技术”转向“搞创新”,毕竟,老是卖技术,迟早会被淘汰,未来中国电池产业要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这些更前沿的领域冲,让美欧连“追赶”的机会都没有。 中国这次限制电池技术出口,表面上看是“卡脖子”,其实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美国总想着通过“脱钩断链”来维持自己的霸权,结果发现自己才是最依赖全球产业链的那个——没中国的稀土,F-35战机就变“瞎子”;没中国的电池技术,特斯拉电动车就变“砖头”。 欧洲更搞笑,一边喊着“减少对中国依赖”,一边偷偷找中国车企合作,说到底,新能源产业是技术、资本、市场三重驱动的“巨无霸”,哪个国家能独占? 中国现在手握技术、市场、成本三张王牌,限制出口不是“封闭”,而是告诉全世界:合作可以,但得按规矩来——想“白嫖”技术?对不起,我们不伺候! 未来随着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底气越来越足,美欧要是继续搞“技术霸凌”,最后只会发现自己被排除在全球产业链之外,毕竟谁不想跟一个既懂技术、又懂合作的伙伴一起玩呢?中国这招“锁技术”,看似狠,实则稳,美欧车企,你们就慢慢适应吧!
新能源车开5年电池就废了?别听忽悠。修了8年新能源车,经手过百台5年以上电车的
【8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