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4年,清军在郭隆寺激战并大败两万喇嘛。清军攻克郭隆寺后,岳钟琪将投降的6000喇嘛全部处死,青海喇嘛谈岳色变。岳钟琪认为郭隆寺乃藏污纳垢之地,于是命人一把火将这座青海最大的寺庙烧成了灰烬。
康熙五十六年,准噶尔部跟北边罗刹国勾搭上了,两股势力盯上了青海西藏这块肥肉。
那年冬天,准噶尔大汗派了六千精兵连夜奔袭,拉萨城里的头人还没来得及召集人马,两个儿子就被砍了脑袋,城里管事的全给关进了地牢。
这场仗打得跟切菜似的,不到半年工夫,整个西藏都插上了准噶尔的狼头旗。
紫禁城里收到八百里加急的时候,康熙正在批折子,拿着战报反反复复看了三遍,御笔杆子都快捏断了。
朝堂上那些个大臣们你瞅我我瞅你,谁也不敢先吱声,就这么拖拖拉拉过了一年多,等朝廷真要派兵的时候,人家准噶尔早就在进藏的要道上修好了碉堡挖好了陷阱。
头一拨进藏的绿营兵可遭了大罪,队伍刚走到羊八井,四面八方突然冒出黑压压的骑兵。
领兵的参将急得直跺脚,后头粮道早让人家切断了,围了整整二十八天,最后传令兵拼死冲出来报信,说五千弟兄连皮带骨都叫人啃干净了,消息传到京城,六部衙门连着三天没敢大声说话。
康熙这回真急眼了,把御案拍得震天响,两道圣旨连夜发出去,北路由十四阿哥带着镶黄旗精锐,南路由年羹尧领着川陕绿营。
两支大军跟两把铁钳子似的,顺着唐古拉山两边往西藏夹过去,岳钟琪这时候还只是个游击将军,接到调令的时候正在甘肃剿马匪,连夜带着亲兵就往西宁赶。
要说岳钟琪这人打仗确实有股子机灵劲儿,刚到理塘地界,他先让手下在城门口支起二十口大锅煮羊肉,香气飘得十里外都能闻见。
藏军那帮头目刚端起碗要喝汤,他那边刀斧手就冲出来了,三下五除二收拾了带头的,剩下的人吓得跪在地上直磕头,就这么着,理塘城兵不血刃就换了旗号。
往拉萨走的路上更绝,岳钟琪从俘虏里挑了三十几个会讲藏话的,给换上破衣烂衫,怀里揣着碎银子就撒出去了。
这些人混在朝佛的老百姓里,把准噶尔设在要道的哨卡摸了个底儿掉。
最险的那回是在怒江边上,守桥的藏军头目刚端起酥油茶,就被扮成喇嘛的亲兵抹了脖子,等对岸的准噶尔兵反应过来,清军的马队已经冲过吊桥了。
雍正登基那年,西北又闹腾起来了,这回是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带着十万人马把西宁城围得跟铁桶似的。
城里头亲王叫人剁成了肉酱,朝廷派去的钦差脑袋挂在城门楼上晃悠,岳钟琪接到圣旨的时候正在吃晌午饭,撂下碗就点兵。
三天三夜没合眼,带着两千轻骑硬是撕开叛军的口子冲进西宁城,年羹尧在城墙上看得真切,立马带着守军杀出来,层层夹击,叛军的尸首把护城河都填平了。
要说最狠的还得数郭隆寺那档子事,那庙里养着上万喇嘛,明面上念经拜佛,暗地里给叛军送粮送钱。
岳钟琪带着人冲进去的时候,地窖里起出来的刀枪堆得跟小山似的。
他站在大雄宝殿前头愣了半天神,最后一跺脚:"烧!"大火着了三天三夜,百年古刹烧得就剩几根焦木头,从那以后,青海地界上的喇嘛听见岳字旗就打哆嗦。
这场仗从康熙五十六年打到雍正二年,前后折腾了七八年,等西北好不容易消停了,岳钟琪的头发也白了一半。
后来有次他跟幕僚喝酒,说起郭隆寺那把火还直摇头:"你以为我愿意当恶人?那些喇嘛今天投降明天造反,比草原上的旱獭还难抓,不把窝端了,迟早还得生乱子。"这话传到京城,雍正爷在养心殿里说了句:"岳钟琪知我。"
信息来源:《清史稿》
金石贴金
祖国稳定统一大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