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2月2日,我军两架歼-6战机从青岛秘密南下,经过上海,双机立即关闭无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28 09:59:45

1964年12月2日,我军两架歼-6战机从青岛秘密南下,经过上海,双机立即关闭无线电联络,同时减慢速度,降低高度,飞临浙江路桥机场后,双机迅速落地,隐蔽到机库中,整个过程神不知鬼不觉! 1964年冬天,浙江沿海笼罩着紧张气氛,美国给台湾送来的RF-101侦察机像只烦人的苍蝇,三天两头往大陆飞。 这玩意儿飞得比声音还快,能蹿到一万八千米高空,机身上装着八个大镜头,咔嚓咔嚓就把地面上的情况拍个精光。 那会儿咱们刚搞出原子弹,台湾那边急得抓耳挠腮,非要搞明白咱们的核设施藏在哪儿。 解放军手里最先进的歼-6战机,是照着苏联米格-19造的,要说这飞机中低空打架挺利索,可要追RF-101这种高空高速的家伙,就像骑自行车追摩托车。 早前用歼-5拦过好几回,油门踩到底也追不上人家的后屁股烟。台湾那边还嘚瑟呢,满世界嚷嚷说大陆的高射炮够不着、导弹瞄不准、飞机追不上。 不过咱们的空军也不是吃素的,几个老飞行员凑在作战室里研究,发现这RF-101有三个要命的时候:刚从海面往上蹿那会儿,爬到高处改平飞的时候,还有拍照得减速那阵子。 这三个节骨眼上,它的速度能掉到每小时一千公里以下。这就好比跑得再快的人,上坡也得喘口气。 雷达站的小伙子们开始玩命练眼力见。上级给他们定了个硬指标——120公里外就要逮住那只"铁苍蝇"。 这可不容易,那时候的雷达屏幕上全是雪花点,得从乱麻似的杂波里揪出那个小亮点。有个雷达兵练得眼睛通红,还跟战友开玩笑说:"这比绣花还费眼神,得在蚊子腿上雕花纹。" 浙江路桥机场突然来了两架歼-6,是从青岛悄悄摸过来的,为了不惊动对岸,这两架飞机贴着海面飞,无线电全关,连机场塔台都不知道他们要来。 落地后地勤人员赶紧把飞机推进山洞机库,拿伪装网盖得严严实实。接下来连着七八天阴雨绵绵,飞行员们闲得在机库里转圈,天天盯着航线图比划。 12月18号晌午,太阳刚露头,雷达屏上突然蹦出个光点。两架歼-6噌地窜上天,可还是晚了一步。 下午两点多,雷达兵小王突然扯着嗓子喊:"来了来了!这回是正主!"只见光点从台北方向窜出来,贴着海面往温州方向扎。 指挥所这次学精了,先派两架歼-5出去晃悠,假装日常巡逻。这边王鸿喜驾驶的歼-6早就埋伏在温岭上空。 要说这王飞行员是个狠角色,平时训练总爱加量,别人飞三圈他非要飞五圈。这会儿他盯着仪表盘,耳朵竖得老高,生怕漏掉地面指挥的每一个字。 地面领航员老谯急得直冒汗——雷达突然把目标跟丢了。 他掐着秒表,心里默算着敌机速度,嘴里啪嗒啪嗒报数据:"高度三千五,方向正北,保持速度!"王鸿喜听着指令,手心有点发潮,这可是要命的时候,差个几秒钟就可能前功尽弃。 突然,座舱前头闪过个银灰色影子,王鸿喜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那架RF-101正撅着屁股往上爬呢!他猛推油门,歼-6像被抽了一鞭子的马,呼啦就贴了上去。 对面飞行员发现不对劲,想加速逃跑,可这会儿正在爬坡,发动机吼得冒黑烟也跑不快。 两架飞机在云层里你追我赶,从五千米一路斗到九千米。王鸿喜瞄着瞄准具里的十字线,手指头搭在炮钮上。 眼瞅着敌机改平飞要加速,他猛地按下开火钮,咚咚咚三声炮响,敌机翅膀上炸开两团火球,打着旋儿往山下栽。王鸿喜追着又补了两炮,眼看着那家伙拖着黑烟砸进乐清湾里。 海边民兵早就候着呢,划着船就往落水点赶,国民党飞行员刚冒头就被逮个正着,浑身湿漉漉地直哆嗦。 后来审问才知道,这人是台湾空军王牌,飞过两百多次侦察任务,没想到栽在浙江渔民手里。 北京那边听说打下RF-101,专门派了工作组来查证。技术员从海里捞起照相机残骸,发现里头胶卷早泡烂了,倒是机身上的八个侦察镜头还能看出模样。 这仗打完,美国军事顾问团挠破头也想不通,他们吹上天的"巫毒"侦察机怎么就被打下来了。 后来解密文件显示,老美怀疑大陆搞到了新式导弹,压根没想到是歼-6用航炮揍下来的。倒是苏联军方听说这事,专门派人来交流"落后战机打先进侦察机"的经验。 路桥机场那两架歼-6后来成了香饽饽,天天有兄弟部队来参观,地勤老张跟人吹牛:"当时我就站在这机库门口,看着王飞行员跨进座舱。 好家伙,那架势就跟关公提刀上马似的!"其实那天他正蹲在机翼底下拧螺丝,压根没看见起飞场面。 这场空战给全军带了个好头,各部队开始琢磨怎么用现有装备对付先进敌机。 现在军博里还摆着那架RF-101的残骸,翅膀上三个拳头大的窟窿清晰可见。解说员总爱跟参观者强调:"可别小看这几个洞,当年为了打出来,咱们的飞行员得练上几千个小时。" (信息来源:文汇2020.4.201964年,歼6战机击落“西方战略眼睛”,毛主席单独接见了飞行员)

0 阅读:135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