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星球实验室拍摄到的开源商业卫星照片显示,在今年8月至9月间,有几架攻击-11(GJ-11 )“利剑”隐形飞翼无人作战飞行器 (UCAV) ,已经被部署在中国西部边陲高海拔的一处平常很活跃的军民两用机场。
而卫星图像显示,至少2架GJ-11无人机,采用与其他中方军机常见的整体灰色涂装;起码还有1架GJ-11无人机,则覆盖着某种红/棕色的保护罩。
这是外界首次观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部地区部署了GJ-11无人机。这款具备隐形性能的高性能无人机,首次公开展示是在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大阅兵无人机方阵中。
据公开搜索到的资料,GJ-11无人机,采用飞翼式的布局,机身使用大量复合材料,配合蛇形低流损进气道,有效减少雷达的反射回波,RCS值低至0.01㎡ 级别,可见升空时的隐身能力之出色。
巡航速度能达到600节(约1111 公里/小时),拥有4000公里的航程,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让其足以覆盖东海南海大片的区域。在西部高海拔地区部署,能对南亚次大陆形成居高临下的战略威慑。
GJ-11无人机,机腹位置设置了两个隐蔽弹舱,至少能挂载2吨精确制导弹药,可以是霹雳-15(PL-15)空空导弹,或者是更先进的PL-XX空空导弹,用来执行制空作战任务。
也能挂载“鹰击”(YJ)系列反舰导弹、“空地”(KD)系列空地导弹和LD-8A反辐射导弹等,能执行对海打击、对地攻击等作战任务,同时具有摧毁雷达、指挥所、防空阵地等高价值目标的能力。
在机上搭载电子战(EW)电子情报(ELINT)模块下,GJ-11无人机能执行情报监视、电子战任务,提高战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作战任务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另据开源的情报资料表明,GJ-11无人机此前与中国空军的双座版歼-20S(J-20S)混编,在西北某地完成了联合编队飞行和执行多任务的演示。
意味着GJ-11就是网传的 “忠诚僚机”,这款高度智能化的无人机,能将传感器数据实时传送给J-20S双座版,承担高风险侦察和攻击任务,人机协同链路稳定且延迟率低。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装备了双座版的J-20S和GJ-11无人机以后,正在积极探索具有隐形性能的有人-无人军机混编作战,成为全球第一个吃“螃蟹”的军队。此举,堪称具有重大的战略/战术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将改变未来空战的模式。
现在,外媒通过开源的商业卫星照片,研判中国空军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装备了GJ-11无人机中队,标志着解放军快速发展高度智能化的新型无人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诞生了。
目前,中国正在紧锣密鼓地测试至少三款“三无”六代战机,即无鸭翼、无垂尾和无平尾,其雷达反射截面积低至极难被雷达操作员捕捉到,表明中国六代战机的隐身性能远超当下中美俄三大空军强国所有现役第五代战斗机。
对于实现战略转型的中国空军而言,第六代战机工程原型机正在抓紧进行飞行测试,GJ-11无人机又正式部署了,能与J-20S双座版隐形战斗机混编作战,军事观察杂志网站10月10日据此明确表示,中国在更广泛的战斗航空领域取得新的领导地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