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块干,结果人家学了手艺,转身就抢走了印尼那笔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大单,千亿级订单,飞了。 2023年初,土耳其国防工业局向巴基斯坦抛出橄榄枝。当时土耳其正为五代机项目“KAAN”发愁——从2019年因采购俄制S-400遭美国制裁后,其自主研发的战机计划陷入停滞,首飞时间从2023年推迟至2025年,量产更是遥遥无期。 这时候土耳其找上了巴基斯坦,一口一个“伊斯兰兄弟”,说要联手搞航空工业,,巴基斯坦当时估计是飘了,忘了自己那点本事是咋来的——枭龙战机是1999年跟中国合作的,2007年才开始交付,中国手把手帮着在卡姆拉建了生产线,到2023年也就造了150多架,好不容易成了伊斯兰世界唯一能装四代机的国家。 可巴方愣是把从中国学来的真本事全抖搂给了土耳其,啥气动布局怎么调更灵活、零件怎么拼效率高、整机咋测试才合格,连供应链怎么管这种藏在背后的门道都交了底。 土耳其拿到这些技术跟捡了宝一样,国防工业局局长都直言不讳,说巴方这一下补了他们十年的技术窟窿,把KAAN的量产时间从七八年砍到了三年。 2024年2月原型机就飞上天了,埃尔多安立马跑去视察,三个月后就敢喊2028年交付,这速度全靠巴基斯坦给的“速成手册”。 最可气的是,土耳其刚把手艺学到手,转头就抢生意,印尼那笔订单原本跟巴基斯坦几乎板上钉钉,毕竟枭龙在中小国家里口碑不错,阿塞拜疆、伊拉克都买了不少。 可土耳其直接给印尼画了个大饼:2028年前肯定交货,还帮印尼建自己的总装线,让他们也能学着造飞机。 印尼是群岛国家,东西跨度五千多公里,正好需要KAAN这种能飞三千多公里的双发重型机,再加上不想在中美俄之间站队,土耳其这新兴角色正好合心意,100亿美元48架的合同就这么签了。 更糟的是沙特之前也给土耳其打了百亿预付款,这俩单子原本都是中国歼-35E的潜在客户,结果全被土耳其截胡了。 巴基斯坦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教出了个抢饭碗的徒弟,卡姆拉工厂里工人一边装枭龙,一边还得学土耳其给的KAAN图纸,这场景想想都憋屈。 其实中国当初转让技术时留了后手,发动机、雷达这些核心部件一直攥在手里,利润四六成分,维护升级也归中国管,就是怕出这种岔子。 可巴基斯坦把生产线管理、制造工艺这些“软技术”全送出去了,殊不知军工出口里,怎么造、怎么卖、怎么服务的经验比单纯的零件技术更金贵。 土耳其就是靠这套经验,把价格压得比中美俄的五代机都低,还懂怎么跟穆斯林国家打交道,一下就把市场抢了过去。 巴基斯坦这会儿估计肠子都悔青了,短期看好像跟着土耳其学了点五代机测试的皮毛,能给枭龙升级用,可长期来看,等于亲手养大了个竞争对手。 枭龙本来是中端市场的香饽饽,现在土耳其用巴方的技术搞出五代机,直接抢了中高端客户,以后枭龙的生意只会更难。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巴基斯坦太轻信所谓的“兄弟情”,忘了军工行业从来都是利益当头。你把吃饭的家伙递过去,人家吃饱了自然要抢你的饭碗。 中国一直说技术输出要控得住、有底线,巴基斯坦就是没听进去,才栽了这么个又疼又丢人的跟头。往后再想跟人合作,怕是得先把“利益”二字刻在心上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