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地下党员李振远遭遇日军严格盘查,眼看身份即将要暴露,这时他两岁的女儿突然跑了过来,只说了一句话就直接救了他一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3年初春,东北的寒风依旧刺骨。一列火车缓缓驶入站台,乘客们拖着行李挤向出口,人群中夹杂着紧张的气氛。 日军宪兵手持刺刀,挨个核对证件,一个戴眼镜的宪兵尤其仔细,手里攥着本厚厚的“要犯相册”,目光像刀子一样扫过每个人的脸。 李振远穿着破旧的棉袄,胡子拉碴,刻意佝偻着背走在队伍中间。他心里清楚,自己早在1935年就被日军悬赏十万大洋通缉,照片就贴满东北各大车站。 这次奉命重建东北情报网,他本不愿拖家带口,但妻子周梅影坚持同行,两岁的女儿李琳成了最好的“掩护道具”。一家三口分坐不同车厢,假装互不相识。 眼看还有三个人就轮到检查,李振远余光瞥见宪兵翻动相册的手指突然停住,视线在他脸上来回逡巡。 周梅影在队伍另一端察觉不妙,急中生智弯腰对女儿耳语:妈妈抱累了,去找叔叔抱!小女孩摇摇晃晃冲过去,一把抱住李振远的腿,脆生生喊了句:叔叔,怎么还不走呀! 李振远顺势抱起女儿,孩子的小脑袋恰好埋在他颈窝,遮住大半张脸。宪兵见状挥挥手嘟囔:带孩子的,快走! 一场灭顶之灾竟被一句童言化解。事后李振远常感慨:要不是琳琳,我早成了日本人的枪下鬼! 这一切看似偶然,实则埋藏在李振远17岁那年。1931年,他在放学路上撞见一名日军凌辱女学生,围观者竟无一人阻拦。李振远抄起酒瓶砸晕鬼子,夺枪救人。 九一八事变后,他放弃学业加入抗联,因胆大心细被推选为安东游击队队长。一次突围战中,警卫员为保护他扑身挡刀,鲜血浸透泥土。 在延安中央党校,他结识上海姑娘周梅影。两人在毛泽东、张闻天见证下结婚,却主动请缨重返险境。 女儿李琳出生后,一家三口辗转兰州、沈阳建立情报站。这次东北之行,他们深知每一步都可能踏进鬼门关。 脱险后,一家栖身于地下党员丁宜安排的银行宿舍。东北生存环境极端恶劣,日军甚至禁止百姓夜间锁门以便随时搜查。 李琳因南北温差染上百日咳,夫妻俩无钱医治,深夜抱孩子在院里避人,冻得浑身僵硬。等丁宜凑钱送医时,孩子已咳了三个月,最终夭折。 埋了女儿,李振远夫妇咽下眼泪继续工作。他们借鉴营口地下党张霖夫妇的经验,把联络点设在警察所后院,借麻将桌传递情报。 丁宜伪装成银行科长,竟在日军眼皮底下架设电台;李振远则渗透进伪满军校发展党员,连空军部队都有了他的眼线。 新中国成立后,李振远在调查部工作至1982年离休,2000年病逝于北京。鲜有人知道,这位副部级干部的女儿长眠于东北冻土之下。 这些藏于历史褶皱中的名字,用家庭、血脉乃至稚子的懵懂天真,垫起了今日和平的基石。 李琳那句无心的“叔叔”,何尝不是千万隐蔽战线后裔的缩影,他们从未触碰枪械,却成了最致命的“武器”。 信息来源: 潍坊融媒《谍战尖兵李振远——团结一切力量建情报站》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6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