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争是非,智者修方圆 国庆之际,感慨良多。我们这代人堪称最为幸福,生于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未曾经历战火硝烟,仅仅经历过思想层面的大辩论。 饮食上,从食不果腹到温饱不愁,再到如今不仅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健康。 穿衣方面,从自己动手做布衣,到购买毛料制成的成衣;从庄重的正装,到透气快干的休闲装。 交通出行,也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如今的汽车,高铁。 娱乐方面,从滚铁环,到半导体收音机,从自行车到电视机,从汽车到智能手机,从邻居串门到世界旅游。 ———下面接着唠,把“幸福”拆开揉碎——— 我姥爷说,1958年全村只有一辆“飞鸽”,还是生产队长的坐骑,谁娶媳妇能借半天,比现在的劳斯莱斯都拉风。队长儿子结婚那天,自行车把上系条红布,绕村三圈,小孩们追着跑,嘴里喊“嘟嘟嘟”,其实那车链条缺油,声音跟哮喘老头差不多。轮到我妈出嫁,陪嫁是缝纫机“蝴蝶牌”,姥爷蹲墙角抽旱烟,叹气:“总算不用一针一线纳鞋底了。”如今我妈刷拼多多,九块九包邮五条裤子,她边点“立即支付”边嘟囔:“当年做条裤子得熬三个通宵,现在连扣子都替你缝好,便宜得吓人。” 再说吃。小时候我啃玉米面窝头,啃得腮帮子发酸,掉地上渣子都舍不得扔,捡起来吹吹继续塞嘴里。我爸更惨,三年自然灾害靠榆树皮、红薯秧充饥,他说最难以下咽的是“观音土”,吃完肚子鼓得像皮球,拉不出屎,得用手抠。现在?我闺女早餐要吃牛油果配全麦面包,喝脱脂牛奶,嫌蛋黄胆固醇高,只吃蛋白。我骂她浪费,她回我:“爸爸,健康饮食懂不懂?”我瞬间蔫了,谁让咱小时候饿怕了,看见剩饭就想打包。 穿衣的段子更多。上世纪八十年代,谁要是穿条“的确良”裤子,能收获整条街的目光,阳光下亮闪闪,走路自带BGM。我姑父当年相亲,特意借同事的“喇叭裤”,裤脚宽得能当扫帚,一坐下裤腿堆到膝盖,露出红色尼龙袜子,把姑娘吓得当场告吹。现在你去地铁瞅,老头老太都穿速干衣、防晒帽,花里胡哨比年轻人还潮。我丈母娘跳广场舞,一身装备两千多,我问她:“值吗?”她撇嘴:“你懂啥?这叫功能性面料,吸湿排汗!”得,老太太比我都懂科技。 交通更是魔幻。我1995年坐绿皮火车去省城,车厢连接处都站满人,厕所里挤仨,我坐在行李箱上,屁股麻到没知觉,全程十小时,到站后腿都不会打弯。如今高铁三百公里时速,我喝杯咖啡刷两集剧,广播响起:“旅客们,前方到站。”我甚至嫌“半小时太短,剧还没追够”。我爹更夸张,第一次坐高铁,一直盯着窗外念叨:“这树怎么往后跑这么快?是不是特效?” 娱乐方式直接跳跃式升级。小时候最豪横的是邻居家买了九寸黑白电视,《霍元甲》一放,全村搬小板凳挤他家炕头,信号不好,有人扶着天线,有人拍机壳,满屋子“雪花”飘。现在我家投影仪一百二十寸,4K画质,我闺女却抱着手机刷短视频,说大屏“太累”。我寻思,当年为了看电视,我爬过墙、搬过砖、挨过狗咬,如今她却懒得抬头,这算进步还是倒退? 说幸福,得提一嘴“烦恼升级”。以前愁吃不饱,现在愁减肥;以前愁穿不暖,现在愁穿搭;以前愁没车,现在愁限号;以前愁没节目,现在愁会员太多选不过来。我同事老周,典型的“选择困难症”,点外卖能翻半小时,最后来份“轻食沙拉”,吃完骂自己:“还不如吃碗面!”你看,物质丰富了,精神内耗也来了,这大概是“幸福的副作用”。 写到这儿,有人要翻白眼:你这不凡尔赛吗?还真不是。我只是在想,所谓“愚者争是非”,是指老拿过去尺子量现在,越量越怨气;“智者修方圆”,是把日子过成自己的形状,该圆就圆,该方就方。你让九零后、零零后去理解“粮票布票”,他们只能瞪眼;可你让老一辈去刷抖音、玩盲盒,他也头疼。互相体谅,才是真的“修方圆”。 国庆出门,看见高速堵车,有人骂娘,有人下车打羽毛球。我属于后者——后备箱常备折叠桌椅,堵车就支桌泡茶,顺便给隔壁车孩子发个月饼,大家一起拍张“高速全家福”。照片发群里,点赞一片,我乐呵:这就是咱这代人的“战火”,没有硝烟,只有尾灯;没有冲锋号,只有导航提示“前方拥堵两公里”。换个角度看,也挺带劲。 最后扣个题:别老羡慕别人“诗和远方”,你能在堵车时不路怒,能在减肥时啃黄瓜,能在娃哭闹时深呼吸,你就是自己生活的英雄。愚者争是非,智者修方圆——先把自家的小圆画圆了,再去画社会的大方,这国,这家,才算真的“越来越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愚者争是非,智者修方圆 国庆之际,感慨良多。我们这代人堪称最为幸福,生于新社会,
可爱卡梅伦
2025-10-05 07:48:36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