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个花枝招展的女郎被拦下,门卫从她身上搜出一个胭脂盒,勃然大怒:“笨蛋!惹上杀身之祸了!” 说起这事儿,得从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的国际形势讲起。1950年,朝鲜战争打得正凶,美国带头组了联合国军往鸭绿江边上压,新中国这边自然得高度警惕。国内刚解放没多久,各种旧势力余孽和外国情报机构还想搅局,尤其是美国战略情报局,在北京和香港都有分支,专门搞破坏活动。这案子就是他们一手策划的,目标直指国庆那天天安门城楼上站着的领导人。整个计划叫“绝密行动”,核心是用地炮从远处轰击,制造混乱。幸好公安机关早有准备,一网打尽。要不是这样,国庆大典就得出大乱子。 先说说头号嫌疑人李安东,这家伙是个彻头彻尾的投机分子。1896年出生在上海,父母是意大利商人,从小在中国长大,取了个中文名。十岁回意大利上学,二十三岁从空军学校毕业,学了飞行和军事知识。回国后在天津继承家业,当商人,但那时候军阀混战,他一看机会,专做军火生意,向各方军阀兜售大批武器,赚得盆满钵满。老百姓遭殃,乡村到处是流离失所的难民,他却不管这些,只顾自己发财。1933年起,他又染指情报买卖,收集军政消息卖给买家。抗日时期,他更过分,直接和日本关东军勾结,出卖中国情报,帮着鬼子搞破坏。1946年,国人忍无可忍把他抓了,本该严惩,可美国人插手干预,一年后就把他放了。从那以后,李安东就死心塌地给美国当狗,成了战略情报局的骨干。1948年,他在北京办了个“美国新闻处”,表面是文化机构,实际是情报窝点,招募了一帮外国侨民当帮手。包瑞德就是他的上线,这美国上校武官,先在北京大使馆干,后来调香港,继续遥控指挥。包瑞德许诺事成给五十万美金,还帮他们移民海外,李安东一听就上钩了。 李安东的团伙不算小,核心成员有日本人山口隆一,这家伙1938年来中国,早年给日本情报机构卖命,解放后伪装成东交民巷图书馆的编辑,平时翻书整理档案,暗地里传递消息。还有意大利人哲立,在北京文化单位混,负责联络;德国人甘纳斯,管协调后勤;另外有马力悦和魏智,也都是老牌间谍,背景复杂。整个小组藏在北京的租界旧址和教堂里,平时低调,行动起来却胆大包天。他们从1949年就开始筹备,挖出旧藏的斯托克斯式迫击炮,这玩意儿是英国货,射程能到三千五百米,够从御河桥边上瞄准天安门。 案子怎么露馅的呢?从一封信开始。1950年9月16日,公安部截获一封航空挂号信,从北京寄往日本东京涩谷区,署名山口隆一,收件人是“CIC总部”,也就是美国陆军反情报处。信里写着“灭火器”十月一日发货,一切按计划进行,还夹了张手绘草图:两条抛物线,一条对准天安门城楼顶部,一条瞄准中间位置,旁边日文备注“水还没到这儿”。公安一分析,就知道“灭火器”是暗语,指炮弹或武器,草图是射击轨迹,十月一日就是国庆作案日。罗瑞卿部长和杨奇清副部长亲自过问,马上成立专案组,对北京一千六百多名外国侨民挨个登记谈话,筛出十八个重点嫌疑人。山口隆一很快就浮出水面,他的住处就在射程内,其他人住所也全覆盖范围内。 再后来,牵出程娜这关键一环。程娜是燕京大学毕业生,早年嫁给英国商人,解放后随夫去香港定居。她丈夫在香港开银行,解放前在北京和包瑞德有过生意往来。程娜有个妹妹程梦,在北京师范大学当教师,姐妹俩感情好,程娜常从香港回来看望。9月25日,程娜刚到北京,就去了哲立家串门。哲立是团伙成员,住东城区一带。侦查员跟踪上,发现程娜打扮得挺讲究,提着个小包,进门没多久就出来了。专案组立刻上门搜查程娜住处,没找到大线索,但她在梳妆台抽屉里藏了半张名片,上写“包瑞德”。这下子链条全连上了:包瑞德是美国情报头子,程娜丈夫和他熟,程娜来北京正好被利用当信使。原来,包瑞德从香港把情报塞进一个胭脂盒,让程娜带给北京的“朋友”,盒里不光有名片,还有那封信的副本和草图复印件。程娜自己不知情,以为就是个化妆品礼物。公安把她拦下检查时,从盒子里翻出这些东西,顿时明白她无意中卷进了大案。程娜姐妹俩被带去谈话后,很快就配合交代了来龙去脉,没打草惊蛇,反而让程娜按原计划把盒子送到指定点,钓出李安东他们上钩。 抓捕行动来得快准狠。9月27日,周恩来总理批准,公安部兵分几路,同时出击。9月28日一早,李安东、山口隆一、哲立、甘纳斯、马力悦、魏智、马新清七人全落网。李安东家搜出整门六零迫击炮、炮弹十多发、手枪两支、手榴弹八枚,还有一堆情报文件和无线电台。马力悦的教堂藏着炮座和架子,魏智那儿有加密本。山口隆一的信件和草图成了铁证,李安东招供得干净:从1949年10月包瑞德请客谈计划开始,到藏炮备弹,全过程他一手操办。国际情报界这案子闹得挺大,美国那边虽否认,但档案显示战略情报局确实在亚洲活跃,类似破坏行动不止一桩。新中国这边,破案及时,维护了国家安全,也给外国势力敲了警钟。
1983年,最后一位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北京站站长”被捕了,他就是潜伏多年
【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