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事了。10月2日,乌克兰能源部发布了一则通报,称俄罗斯

桉闻通史 2025-10-04 09:06:07

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事了。10月2日,乌克兰能源部发布了一则通报,称俄罗斯在10月1日袭击了,基辅州斯拉武季奇市的能源基础设施,直接导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紧急断电。那个罩住1986年爆炸反应堆、防止辐射外泄的关键安全保护罩,彻底没了电力供应。   要知道,这不是电影里的情节,是实打实的现实,想想都让人后背冒冷汗。可能有人记不清1986年那事儿有多惨了,当时还是苏联时期,4月26号凌晨,切尔诺贝利四号反应堆突然炸了,那威力可不是闹着玩的,释放的辐射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还多。   这场灾难直接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因为放射性物质的远期影响丢了命,或者落下终身重病,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三个国家里,近840万人都被核辐射的阴影笼罩着,还有1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变成了再也住不了人的永久禁区。   为了阻止反应堆核心里高温的铀跟水泥融成岩浆、把厂房底板都烧穿,苏联政府当时急得没办法,只能连夜赶建“石棺”,把四号反应堆严严实实地封起来,这一封,就封了三十多年。   可谁能想到,三十九年过去,切尔诺贝利居然又因为人为袭击,栽进了危机里。这次断电不是小事,那个早就脆弱得跟随时会破的泡泡一样的“石棺”,没了电就等于没了命。要知道这保护罩不光是个混凝土壳子,里面还藏着一堆关键设备。   通风系统得靠电,把可能泄漏的辐射空气排走,辐射监测仪得靠电实时盯着数值,还有冷却装置,得靠电给反应堆残骸降温。现在这些设备全停了,反应堆内部的温度眼看着,就要往上窜,那些埋在里面的放射性物质,保不齐哪天就顺着裂缝漏出来,到时候可不是乌克兰一国的事儿,整个欧洲的空气、土壤、水源都得遭殃。   再说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本身,当初用的是RBMK-1000型石墨沸水反应堆,这玩意儿打设计的时候就带着致命缺陷。石墨慢化剂一遇高温就容易烧起来,偏偏反应堆还没装安全壳,一旦出事儿,放射性物质连个拦着的东西都没有,直接就往大气里飘。   1986年那回就是操作人员违规操作,让反应堆功率一下子飙到失控,最后炸得稀里哗啦。后来国际原子能机构专门定了严格的核安全标准,可切尔诺贝利的其他机组还是硬撑着运行,直到2000年才彻底关掉。   但关掉不代表安全了,反应堆里还堆着海量的放射性物质,要衰变到对人体无害的水平,得等上数万年。更要命的是那个“石棺”,这么多年风吹日晒雨淋,早就开始老化,上面的裂缝肉眼都能看着变多,现在又没了电力维护,简直就是个悬在人类头顶的定时炸弹。   其实这次断电看着是军事袭击,背后全是扯不清的政治博弈。俄乌冲突打起来这么久,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上的互相打击就没停过。俄罗斯想靠炸乌克兰的电厂、输电站,削弱乌克兰的战争底气;乌克兰这边也得反击,护着自己的能源命脉。可切尔诺贝利不一样,它不是普通的电厂,是关系到全人类安全的核设施。   一旦放射性物质真漏出来,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甚至整个欧洲,都得跟着倒霉。所以国际社会一看这消息,立马就慌了,纷纷喊着让双方别冲动,千万别再动核设施的主意。可直到现在,俄罗斯方面还没对这事儿作出回应,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有更糟的情况。   说真的,这事儿最让人后怕的是,人类好像从来没真正吸取过教训。1986年切尔诺贝利出事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喊着要重视核安全,可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人把核设施当成打击目标。核安全这东西,是全人类的底线,不管哪一方,都不能拿全人类的安危当赌注。   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说要盯着切尔诺贝利的情况,还会给技术支持,乌克兰政府也在急着派技术人员去恢复电力,可袭击造成的破坏太大,恢复工作一直磨磨蹭蹭,每多拖一分钟,风险就多一分。   想想看,要是这次真的发生了辐射泄漏,那些曾经在切尔诺贝利灾难里受苦的人,还有他们的后代,又要再经历一次噩梦。欧洲的农田会被污染,粮食没法吃;河里的鱼会带辐射,没人敢碰;甚至连天上的云飘到别的国家,都可能带着放射性物质。这不是危言耸听,1986年的时候,辐射云就飘到了瑞典、挪威这些国家,当时欧洲的很多食品都被检测出辐射超标,最后只能销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要是有一天,我们身边的核设施也因为战争或者意外出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到时候再后悔,可就真的晚了。这次切尔诺贝利断电,就是给全人类敲了个警钟——核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松。你们觉得,俄乌双方应该尽快保护核设施吗?要是真的发生辐射泄漏,又该怎么应对?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想法。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