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大豆,特朗普又想到了中国,希望能够拉他一把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不到

天天纪闻 2025-10-03 14:47:13

对于美国大豆,特朗普又想到了中国,希望能够拉他一把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不到一天的时间,特朗普就顶不住了,深夜发文喊中国。    1.大豆滞销,埋怨中国没有购买美国的大豆,大豆农民损失严重,自己要掏出关税中挣的钱补贴农户。   2.这种问题必然有乔·拜登的原因。   3.10 月底 将于中国会面,讨论大豆和其他问题。   说白了,特朗普这又是在玩转移注意力的老把戏。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还不到一天,他就深夜发文急着喊中国"拉一把"美国大豆,这波操作与其说是解决农业危机,不如说是想把民众的目光从内政僵局上引开。   毕竟眼下民主党在预算问题上步步紧逼,政府停摆的烂摊子越拖越难看,不找点外部议题分散火力,自己的政治处境只会更被动。   可他忘了,美国大豆今天的困境,压根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他自己当初一手导演的关税战埋下的雷。   今年美国农业明明迎来了丰收季,普渡大学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的农业经济晴雨表却显示,七月八月农民情绪指数连续下跌,越到收获时节大家越悲观。   英国《金融时报》说得直白,美国头号出口农产品大豆现在是"满仓滞销、价格暴跌",给农民造成的打击堪称"毁灭性"。   这事儿怪谁呢?早在2018年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时,美国大豆就成了牺牲品——当时中国市场占美国大豆出口的六成,可关税一加,中方反制措施随即落地,到2019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直接腰斩,减少了1621万吨。   今年更狠,从五月到现在,中方近30年来首次没有采购任何美国大豆,这记录可不是平白无故创造的。   更让美国农民闹心的是,自己的市场份额正被其他国家趁机抢光。巴西专门搞了专属大豆供应链,定制品种和流程抢着对华出口;阿根廷干脆宣布大豆出口税归零,明摆着要把美国挤出中国市场。   明尼苏达州大豆种植者协会主席达林·约翰逊急得跳脚,说就算现在和中国达成协议,也赶不上今年的收获季了,眼下的"大豆过剩"可能要拖垮一大批农户。   堪萨斯农民联盟负责人尼克·莱文多夫斯基更直接,直言"农民正处于崩溃边缘",可政府只会说"再等等",可农时不等人,他们需要的是立刻解决问题。   面对这么大的危机,特朗普政府拿出来的还是老一套——发补贴。2018年就搞过120亿美元的"贸易战补贴",结果农民根本不买账,因为这点钱弥补不了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   今年更离谱,共和党想在"大而美法案"里削减公民营养补贴,挤出600亿美元给农民援助,可就算这钱能批下来,也得到下个作物年才能到账,远水救不了近火。   堪萨斯参议员杰瑞·莫兰都看不过去了,说没看到任何直接援助的实际提议,而农民们反复强调"我们要的是市场,不是补偿"。   这话戳中了要害——特朗普宁愿从关税收入里掏钱填窟窿,也不愿承认自己的关税政策才是祸根,这种死不认错的态度,怎么可能解决问题?   现在倒好,政府一停摆就想起中国了,还不忘把责任往拜登身上推。可稍微有点记性的人都清楚,美国大豆失去中国市场,始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贸易战,拜登不过是继承了这个烂摊子。   更讽刺的是,就算喊着要和中国在十月底会面谈大豆,特朗普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仿佛中国买美国大豆是天经地义的义务,却绝口不提取消加征的关税——要知道农业农村部早就说过,不取消全部关税,中美农产品贸易就不可能恢复正常。   这种既想占便宜又不愿让利的心态,本质上就是贸易短视的体现。   中美贸易从来都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中方早就把话摆得明明白白。正常年份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三千多万吨大豆,既满足了国内食用油和饲料的需求,也给美国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可特朗普偏偏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用关税大棒当武器,结果打疼了自己人。现在政府停摆的压力来了,才想起找中国帮忙,却连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这种转嫁危机的小伎俩,恐怕很难如愿。   说到底,美国大豆的问题不是"中国不买",而是"美国政策不让中国买"。如果特朗普真的想帮农民,就该放下身段,正视自己关税政策造成的恶果,拿出切实行动恢复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   要是还抱着转移注意力、推卸责任的心思,就算十月底见了面,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毕竟市场不是政治博弈的筹码,农民的生计更不是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这个简单的道理,希望特朗普能早点想明白。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