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郑重宣布了!荷兰政府26日宣布,将把在殖民时期通过掠夺获取的2.8万余件化石收藏品,尽数归还印度尼西亚。 荷兰能有这觉悟着实难得,2.8万余件化石说还就还,连“爪哇人”头盖骨这种改写人类进化史的宝贝都没留。可荷兰都主动清账了,其他殖民国家难道真能安之若素? 要知道殖民时代留下的文物烂账可不是小数目,光大英博物馆里就堆着超过800万件藏品,其中从中国掠夺的文物就有约2.3万件,很多都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抢来的宝贝,这些东西至今还被英国当成“人类共同财富”攥在手里。 甚至拿1963年的《大英博物馆法》当挡箭牌,说什么也不肯松口,可偏偏今年还爆出近2000件文物失窃的丑闻,所谓“最安全的收藏地”说法不攻自破,简直是打了自己的脸。 相比之下,德国算是稍微动了动,但姿态明显没荷兰敞亮。2022年德国承诺归还尼日利亚1130件贝宁青铜器,首批只送回去20件,还得借着“长期租借”的名义留一部分在柏林展览; 给墨西哥还75件文物,也得分批慢慢来,虽说建了个殖民藏品数据库装样子,但和荷兰一次性2.8万件的手笔比起来,难免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比利时就更别提了,皇家中非博物馆里的藏品几乎全是从刚果掠夺来的,却只肯拿出极小一部分归还,成立个处理殖民问题的委员会还卡在议会通不过,那份磨磨蹭蹭的劲头,和荷兰的干脆利落形成了鲜明对比。 法国倒是有过动作,2021年给贝宁还了26件文物,总统马克龙还特意主持仪式说些“建设未来”的漂亮话,可转头就被揭露出凯布朗利博物馆里还藏着7万件非洲文物,而非洲约90%的文化遗产都在欧洲躺着。 更讽刺的是,法国早先是拿“法律禁止藏品永久分离”当借口拒绝归还,直到2023年才通过相关法案,这拖拖拉拉的节奏,哪有荷兰说还就全还的魄力。 要知道文物流出国追索的过程有多艰难,中国当年为了追回3400件走私文物,光是律师传真就发了三四千份,前前后后耗了3年才成功,一个明代白瓷碗更是两次流失,追了十年才按住,这些波折背后全是殖民掠夺留下的后遗症。 时代早就变了,以前靠抢能攒下家底,现在得靠规矩和尊重立足,荷兰显然是想通了这一点。国际上早有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约管着文物返还,中国还联合18个国家发布了《青岛建议书》,连中国都能通过规则把流失79年的子弹库帛书要回来,那些还抱着掠夺文物不放的国家,难道真以为能捂一辈子? 英国剑桥大学和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的零星归还,已经让大英博物馆这类机构备感压力,比利时学者都在联名上书要求全面归还,可见这股势头挡不住。 荷兰主动把欠的账还上,其实是算清了一笔账:与其等着被追索时被动交出来,落个难堪,不如主动表态还能赚个实在。 毕竟那些来路不正的宝贝,就像揣在兜里的烫手山芋,藏得越久,舆论压力越大。德国归还恩贡索母神雕像时说这是“解决殖民不公的里程碑”,法国归还文物时也强调“合作共赢”。 这些说法本质上都是在找台阶下,可偏偏有人就是不肯学荷兰的痛快。 要知道现在连中国都能当选文物公约主席国主导规则制定了,那些还抱着旧时代掠夺品的国家,再捂下去恐怕只会越来越被动,毕竟道理摆在那,就像中国文物学会会长说的,东西是谁的终归是谁的,早晚都要还回来。 参考资料: 中国网 《荷兰宣布将殖民时期掠夺的2.8万余件化石归还印度尼西亚》
荷兰郑重宣布了!荷兰政府26日宣布,将把在殖民时期通过掠夺获取的2.8万余件化石
真实安德烈
2025-09-29 13:14:2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