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怕了!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曝光赴美国纽约参加第80届联合国大会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8 17:02:45

内塔尼亚胡怕了!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曝光赴美国纽约参加第80届联合国大会时,乘坐的专机并没有选择最近路线,而是故意绕过了法国、西班牙和多个欧洲国家的领空,多家外媒分析认为,显然这标志着内塔尼亚胡“怕了”,担心这些欧洲国家在联大会议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后,再按照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将其专机扣押,甚至将他本人直接拘留遣送至国际刑事法院。   堂堂一国总理,为何要像做贼一样绕路?答案藏在去年11月国际刑事法院(ICC)的一纸逮捕令里。   这个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司法机构,指控内塔尼亚胡在加沙军事行动中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罪名包括故意袭击平民、切断加沙电力和水源等反人道行为。   虽然美国、以色列等国从未加入《罗马规约》,理论上不受ICC管辖,但巴勒斯坦2015年就签署了该规约,因此ICC认定自己有权审理涉及巴勒斯坦的战争罪案件。   更关键的是,欧洲多数国家都是ICC缔约国,根据规约义务,一旦内塔尼亚胡踏入这些国家领土,当地政府必须将其逮捕并引渡至海牙受审。   这不是危言耸听。去年法国曾表态不会逮捕内塔尼亚胡,但此举遭到欧盟严厉谴责;西班牙则明确承诺协助ICC调查。   今年7月,联合国特别报告员甚至公开批评意大利、法国和希腊,称这些国家为内塔尼亚胡提供了“安全通道”。   面对越来越多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现实,内塔尼亚胡不得不重新评估风险——毕竟就在他专机起飞前三天,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刚刚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使得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突破150个。   如果这些国家在联大期间突然改变立场,按照ICC逮捕令采取行动,内塔尼亚胡的专机很可能被迫降落,甚至他本人会被直接押上国际法庭。   为了规避风险,以色列政府可谓煞费苦心。除了调整航线,内塔尼亚胡此行还大幅缩减随行人员规模,连媒体记者都被裁掉不少,目的是减轻专机载重、减少绕行所需的燃油消耗。   这种“断尾求生”的做法,折射出内塔尼亚胡内心的焦虑——他太清楚自己面临的法律风险了。   ICC检察官办公室今年5月曾公开表态,称以色列要求撤销逮捕令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并敦促法院继续推进调查。   一旦ICC正式启动审判程序,内塔尼亚胡将成为首位被国际刑事法院起诉的以色列总理,这不仅会让他个人身败名裂,还可能动摇以色列政府的合法性根基。   更让内塔尼亚胡寝食难安的,是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孤立态势。就在他绕路赴美期间,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联大发言时公开表示,日本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时间问题”,并对以色列阻挠“两国方案”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   这种来自传统盟友的压力,与欧洲国家的立场变化形成呼应,让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孤立。   更讽刺的是,内塔尼亚胡抵达纽约后,数百名以色列侨民在他下榻的酒店外举行抗议,举着“阻止战争”“没有军事解决方案”的标语,要求政府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让内塔尼亚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四面楚歌”。   内塔尼亚胡的恐惧,本质上是对以色列国际处境的担忧。长期以来,以色列凭借美国的支持和自身军事实力,在中东地区横行无忌,几乎从未受到国际社会的实质性约束。   但这一次,ICC的逮捕令和欧洲国家的态度转变,让以色列尝到了被国际规则反噬的滋味。   尽管内塔尼亚胡在专机上依然下令空袭也门,试图展现强硬姿态,但这种“秀肌肉”的行为,反而暴露出他内心的虚弱——真正有底气的领导人,不需要通过绕道600公里来证明自己的安全。   这一事件也揭示了国际秩序的微妙变化。过去,美国的庇护几乎让以色列拥有“免死金牌”,但如今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突破美国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   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日本暗示可能调整对以政策,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对以色列长期占领和暴行的集体反弹。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不落实‘两国方案’,中东就没有和平,极端主义就会蔓延至全世界”。   内塔尼亚胡的绕路行为,恰好成为这种国际共识的注脚——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不得不像罪犯一样躲避追捕时,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显然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对于内塔尼亚胡个人而言,这次绕路或许只是其政治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对于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地区而言,这一事件却可能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它提醒人们,即使是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也不能永远无视国际法和国际舆论。   如果以色列继续坚持强硬立场,拒绝回到“两国方案”的轨道,等待它的可能不仅是更多国家的孤立,还有国际社会更严厉的制裁和追责。   到那时,内塔尼亚胡恐怕就不是绕路600公里那么简单了,他可能需要绕地球一圈才能找到一个安全的落脚点。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