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合作,朝鲜回电中国 金正恩表示:在本月初赴华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并和中国会晤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相逢,将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两国传统友好合作关系,是朝鲜坚定不移的立场。 中朝的“永远合作”是刻在历史骨子里的情谊,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节点本身就是最好的注脚。 80年前,中朝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场上并肩作战,无数朝鲜志士在中国土地上投身抗日洪流,中国也成为朝鲜独立运动的重要依托,这种用鲜血凝结的羁绊,不是任何外部势力能割裂的。 就像2025年7月中俄驻朝使馆共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时提到的,中朝在反侵略斗争中形成的默契,早已成为两国关系的精神根基。 金正恩此次赴华出席阅兵,正是对这段历史的致敬——当他步入观礼现场时,脚下的土地曾见证两国先辈的牺牲,眼前的方阵曾延续着共同的抗争记忆,这种历史共鸣让“加强合作”的表态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而在此之前,中国驻朝使馆祭扫球场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参访普天堡战斗史迹地等一系列活动,早已为这场“意义深远的相逢”铺好了情感底色,让合作立场有了历史的支撑。 再者,“永远合作”是朝鲜基于现实发展需求的坚定选择,经济民生领域的互补性让这种合作成为刚需。 金正恩提出的“地方发展20×10政策”,核心是十年内在20个地区建现代化工厂、提升民生水平,而这恰恰需要中国的支持——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与朝鲜丰富的自然资源、勤劳的人力资源形成完美互补。 事实上,两国的务实合作早就在悄然推进:中国驻朝使馆工作人员赴中朝友好宅庵合作农场开展支农活动,见证着农业领域的携手;王亚军大使参观三池渊蓝莓饮料厂、三池渊市医院,关注的正是民生项目的落地。 朝鲜驻华大使李龙男也明确说过,虽然经贸合作受一些影响,但在两国政府推动下,民生经济领域必将突破发展,而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等机构已经在对接生物经济、旅游业等合作方向,这些具体的动作都在呼应金正恩“加强合作”的表态,让“永远合作”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工厂的生产线、农场的田垄间、医院的诊疗室里。 更关键的是,“永远合作”是两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战略共识,安全与外交上的相互支撑让这种合作不可替代。当前国际秩序面临诸多挑战,单边主义、霸权行径时有抬头,而中朝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上的立场高度一致。 从历史上看,《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64年来,始终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2025年7月中国驻朝使馆专门举行纪念招待会,就是在重申这份战略同盟的重要性。在外交舞台上,两国更是相互支持:中国始终尊重朝鲜的发展道路,反对任何单边制裁和施压;朝鲜则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定站在中国一边。 此次金正恩访华,随行的不仅有外务相崔善姬,还有劳动党中央的核心成员,这种高规格阵容本身就说明,双方讨论的绝不仅仅是双边事务,更包括地区安全、国际秩序等重大议题。 就像外媒观察到的,这是金正恩首次以多边纪念活动为主题访华,背后正是中朝在全球治理中协同发声的考量,这种战略层面的默契,让“永远合作”成为应对外部风险的“安全盾”。 还要看到,“永远合作”有着扎实的民间基础,两国人民的情感联结让合作有了最广泛的支撑。在丹东的鸭绿江上,朝鲜民众和中国游客相互挥手致意;街头巷尾,朝鲜特色产品与中国商品互通有无;乡间村社,相似的传统歌舞、相近的民间美食,延续着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 中国驻朝使馆举办的平壤华侨春季运动会、中文水平考试启动仪式,朝鲜方面的三池渊市学生少年宫交流,都是在让友好薪火代代相传。这种深入民间的情感认同,让“永远合作”不是上层的政治决策,而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金正恩强调“永远合作”,本质上是对历史的传承、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对未来的战略谋划。从抗战时期的并肩作战到新时代的民生共建,从条约保障的战略同盟到民间自发的情感交融,中朝合作的每一环都紧密相扣。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种“永远合作”的立场,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这既是朝鲜的坚定不移,也是中国的真诚期许,更是两国友谊历经风雨而愈发坚固的最好证明。
永远合作,朝鲜回电中国 金正恩表示:在本月初赴华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3 19:01:16
0
阅读: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