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岛的“专属”水道,从今天起,轮到我们中国海军来“自由航行”了!当我们的052D驱逐舰,几乎是贴着日本的海岸线,完成这次“环岛巡航”时,就已经在宣告:那个我们只能在家门口被动防御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这一圈航迹,是对千年国耻最响亮的回应。从唐朝的白江口之战,到明朝的倭寇袭扰,再到清朝甲午战争的奇耻大辱,乃至后来长达十四年的浴血抗战,日本对中华民族的侵犯,贯穿了我们半部屈辱史。而今天,当052D这艘“中华神盾”,昂首驶过对马海峡,穿过津轻海峡,绕行于日本列岛周边时,历史的攻守之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从唐朝白江口之战算起,日本对中华的觊觎就没断过。当年唐军以少胜多大破倭国水军,让日本老实了数百年;可到了明朝,倭寇又袭扰东南沿海,戚继光们得靠着血肉之躯筑成海防线;清朝甲午一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踩着中国的血泪夺占台湾、勒索赔款,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成了民族心底最痛的烙印;再到十四年抗战,三千万同胞的牺牲才换来得之不易的胜利,这段贯穿半部中国史的屈辱,根子就在于海权的缺失——我们守不住国门,更无力驶向深蓝。 那时候别说环绕日本列岛,就连自家领海都成了列强军舰的“后花园”,甲午海战前日本舰队公然闯入威海卫侦察,清政府连驱离的勇气都没有,这种被动挨打的日子,一熬就是上百年。 但如今不一样了,052D驱逐舰编队穿行对马海峡、津轻海峡的时候,日本海上自卫队只能派舰艇和巡逻机远远跟着,连一句“禁止通过”都不敢说,因为这是完全符合国际法的合法航行。 日本自己在1977年搞的《领海及毗连水域法》里,特意把宗谷、津轻、对马这些海峡的领海宽度定为3海里,留出了国际通航的“特定海域”,当初这么做是为了方便驻日美军通行压制苏联,压根没料到有一天中国海军会强大到从这些水道从容穿过。 这次执行巡航任务的淮南舰、开封舰,都是052D型“中华神盾”驱逐舰,64单元垂直发射系统能兼顾防空、反舰、反潜,这种吨位和战力的舰艇,放在二十年前还是中国海军的“顶配梦想”,可现在连055型大驱都没出动,只用两艘052D配一艘903A型补给舰就完成了环岛任务。 东平湖号补给舰一次能携带上万吨燃油和物资,能同时给三艘舰艇补给,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已经彻底解决了远海续航的难题,不再是当年只能在近海打转的“黄水海军”。 日本防卫省也看明白了,编队里带补给舰,摆明了就是长期远航的配置,所以他们全程跟踪监视,却连一点挑衅的动作都不敢有——真要比硬实力,如今的中国海军光千吨级海警船就有160多艘,总吨位接近30万吨,比日本海自的舰艇总吨位还高,更别提航母编队和核潜艇的威慑力了。 选在918事变纪念日当天开启巡航,更是别有深意。那天沈阳的防空警报响彻全城,残历碑前的撞钟声敲打着每个中国人的记忆,而远在日本海的中国舰队用航行给出了最有力的回应——当年日本用炮火打开中国国门,今天我们用军舰守护和平;当年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今天我们在他们的周边海域合法巡航。 这种时间上的呼应,不是刻意的挑衅,而是对先烈的告慰:你们用生命没能完成的海疆守护,我们今天做到了。 更关键的是,这种环岛巡航早就不是“特例”,而是常态化行动。之前中俄海军联合编队穿越津轻海峡的时候,日本就已经慌了,这次中国单独编队行动,更说明我们的远海作战能力已经成熟。 二十年前,中国海军连远海补给都困难,2000年时最大的海警船才500吨;可现在,1.2万吨级的海警船全球最大,航母编队能在西太平洋开展实战演练,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都得承认我们的行动“符合国际法”。 那些说“中国海军是在炫耀武力”的声音,本质上是对历史的无知。当年日本军舰在长江里撞沉中国渔船扬长而去,当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统一,那才叫炫耀武力;而中国海军今天的航行,不过是把过去失去的海权一点点拿回来,是把“被动防御”换成“主动守护”。 从甲午海战的沉船到今天052D的劈波斩浪,从“有海无防”到“蓝水海军”,这圈航迹画出来的,是民族复兴的轨迹。 日本现在最怕的,就是这种“常态化存在”。以前他们靠着第一岛链想把中国封在近海,可现在对马海峡成了我们进出日本海的“正门”,津轻海峡成了驶向太平洋的“通道”,所谓的岛链封锁早就名存实亡。 就像这次巡航,编队从东海出发,穿对马海峡进日本海,再经津轻海峡入太平洋,绕日本列岛一圈后返回,整个航程下来,日本的海防弱点暴露无遗,却连拦截的实力都没有。这种实力上的代差,才是他们真正不安的根源——以前是他们盯着中国的海岸线,现在轮到我们的军舰盯着他们的家门口,攻守之势彻底倒了过来。
日本列岛的“专属”水道,从今天起,轮到我们中国海军来“自由航行”了!当我们的05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3 17:01:13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