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谢大姐把四层自建房租给四户老租客,社区新装道闸后,向租客收150元/月的停车

笔尖下说法 2025-09-22 15:59:03

杭州谢大姐把四层自建房租给四户老租客,社区新装道闸后,向租客收150元/月的停车费,连她自家院子里的两辆车也得交钱。谢大姐觉得“自家门口停车不该收费”,社区则称是居民代表投票决定,为缓解停车乱象。本文结合此事拆解核心争议,分析停车收费的法律边界,整理网友观点,聊聊“自家地盘能不能随便停车”的民生难题。 一、事发经过:老租客要减租,房东怒怼社区收费 杭州萧山的谢大姐有栋四层自建房,带个露天小院,十多年前建好就租给了四户人家,一户一层,月租1200块,租客和她处得跟家人似的。可7月份起,这和谐劲儿被社区的新制度打破了。 社区在门口装了道闸,贴出告示:本村出租户、商户的小轿车,包月150元,包年1500元,得凭租房协议办手续。谢大姐的四户租客都有车,其中两辆停在她院子里,另外两辆停在社区公区。 租客交了两个月停车费后,直接找谢大姐商量:“这150块能不能从租金里扣?”更让谢大姐气不过的是,连自家院子里的两辆车都要收钱,“我自己的房子门口,停两辆车要交300块/月,这太不合理了!”她找社区提建议:公区停车收费能理解,自家院子里的车得免单,可社区只说“不好办”。 社区李副主任给出的理由很直接:“小区在地铁口,路又窄,出租房多,车子都挤爆了,我们本村人都没地方停车。这制度是居民代表讨论通过的,就是为了维护秩序。” 二、法律说了算:自家院子停车,社区能收费吗? 这事看着是“民生纠纷”,其实藏着明确的法律边界,核心就俩问题:自家院子谁说了算?社区收费有没有依据? (一)院子是“自家的”,停车权归房东 首先得明确谢大姐家院子的性质。从描述看,这是房屋附属的露天小院,虽然没有围墙,但属于谢大姐宅基地或房屋产权范围内的“专有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七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简单说,谢大姐对自家院子有占有、使用的权利,只要停车不影响邻居通行、不违反消防规定,她就有权让租客免费停放,社区无权干涉,更不能对“自家地盘上的车”收费。就算社区要管,也只能管公共区域,管不到私人附属空间。 (二)社区收费合法,但不能“一刀切” 社区对停在公区的车辆收费,法律上是允许的,但有两个前提。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得经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同意,而且收费收益要公示,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或业主共同受益的地方。 新凉亭社区的收费经过了“居民代表讨论”,符合程序要求,目的是缓解停车难,这点没问题。但问题出在“一刀切”——把谢大姐自家院子里的车辆也纳入收费范围,就越界了。社区只能对“公共道路、公共停车场”等共用部位的停车行为进行管理,无权染指私人专有区域的使用。 (三)租客的停车费,该房东买单吗? 租客找谢大姐要“减租”,这事法律上也有说法。如果租房协议里明确写了“房东提供免费停车位”,那谢大姐得承担这笔费用,要么减租,要么自己交停车费;但如果协议里没提停车的事,停车费就该由租客自己承担,毕竟租房是“住房子”,不是“送车位”。不过从情理来讲,老租客相处多年,这事最好还是协商解决。 三、网友吵翻了:有人挺社区,有人帮房东 谢大姐的遭遇一曝光,评论区立马分成两派,说得都挺实在: 挺社区派网友说:“地铁口的老小区是真挤!我家小区就是租客车比业主多,业主下班回来绕三圈找不到车位,收费限流没毛病,不然秩序全乱了。” 帮房东派反驳:“自家院子凭啥收费?社区手也伸太长了!专有区域的使用权在房东那,就算要管也得先分清‘自家’和‘公家’的地,不能一锅端。” 中立派网友建议:“关键是划清界限!先把私人院子、公共道路的范围标清楚,公区收费、私区免费,这样双方都没话说。社区图省事‘一刀切’,难怪房东不服。” 有懂法网友补刀:“居民代表投票也不能越权!就算多数人同意,也不能侵犯少数人的财产权,民法典摆在那,私人专有部分受保护。” 结论:停车收费不是“一收了之”,界限才是关键! 这事本质上是“公共秩序”和“私人产权”的碰撞:社区要管停车乱象,保障本村居民权益,出发点没错;谢大姐要护自家院子的使用权,觉得收费越界,诉求也合理。矛盾的核心,就是社区把“私人区域”和“公共区域”混为一谈,搞了“一刀切”收费。 其实解决起来不难:先实地勘测,用划线、立牌等方式明确“私人院子”和“公共道路”的边界,公区按规定收费,私区归房东自主支配,这不就两全了?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社区该给谢大姐家院子的车免单吗?如果小区车位不够,出租户的停车费该由房东还是租客承担?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7

猜你喜欢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