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210斤的小张被查出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后,放弃花钱的健身房和伤身的节食,选择去家附近的海边捡垃圾减肥。没想到4天瘦2斤,还带动30多人组队清理,一天能捡100多袋垃圾。这种“减肥+公益”的模式走红,但背后藏着不少法律细节,网友们也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绝境生智:胖子的“捡垃圾减肥法”太绝了 咱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营口小伙小张是个实打实的“吃货”,每天晚上外卖夜宵不断,饮料不离手,不知不觉就把体重飙到了210斤。直到有天早上起床,头晕得像要炸开,脑袋沉得抬不起来,赶紧跑去医院检查。 结果一出来,小张直接懵了——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全找上门了。医生说得特别严肃:“必须减肥!不然这些毛病只会越来越重,到时候后悔都没用。” 年轻的小张越想越怕,当即下定决心要瘦下来。 可减肥哪那么容易?去健身房吧,办卡就得花不少钱;节食更别提了,饿肚子不说,万一饿出别的病更不划算。就在他愁得睡不着觉时,盯着家旁边的海边突然有了主意:去捡垃圾! 原来那片沙滩游客多,不少人随手丢垃圾,原本干净的海滩变得乱七八糟。小张说干就干,每天提个大垃圾袋去海边,弯腰、蹲下、起身,重复这些动作。没想到才4天,体重就掉了2斤!虽然每天累得汗流浃背,但看着沙滩变干净,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把经历发上网,居然吸引了30多人加入,一群人一天能捡100多袋垃圾,沙滩直接变回了原来的模样 。 二、法律敲黑板:捡垃圾不是想捡就能随便捡 小张这波操作看着美好,但里面藏着不少法律学问,可不是随便捡都没问题的。咱得听听法律怎么说,不然好心办了坏事可不值当。 1. 捡的是“垃圾”还是“遗失物”?差别大了 平时在沙滩上捡的塑料瓶、食品袋,这些都是游客故意丢掉的,法律上叫“无主物”。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这种别人明确放弃的东西,谁先捡到就能合法拥有,要是卖废品换点钱也没问题 。 但要是捡着贵重东西可就不一样了。比如有人不小心把手机、项链落在沙滩上,或者混在垃圾里丢了,这就成了“遗失物”。就算你在垃圾里捡到,只要原主人没说要放弃,你就必须还回去,可以联系失主或者交给派出所。要是故意不还,价值超过2万元的话,还可能涉嫌侵占罪,得负刑事责任 。 2. 乱翻乱堆?可能要挨罚 还有个细节得注意,捡垃圾的时候不能瞎折腾。要是翻垃圾时把周围弄得更乱,或者把捡来的东西随便堆在沙滩上,就可能违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构成“随意堆放、抛洒垃圾”,轻了批评教育,重了还得交罚款 。小张他们组队捡完统一处理,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3. 受伤了算谁的?得自己多留意 沙滩上捡垃圾难免有意外,比如被碎玻璃划伤,或者踩滑摔倒。因为这属于自愿的公益行为,没有专门的组织者承担责任,所以得自己做好防护,比如戴手套、穿防滑鞋。要是因为别人乱扔的尖锐垃圾受伤,虽然能找丢弃者理论,但很难找到人,所以自我保护最重要。 三、网友吵翻了:这波操作到底值不值?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的看法分成了几派,吵得还挺热闹。 力挺派网友说: “这才是最接地气的减肥法!比花几千办健身卡管用多了,还能做公益,一举两得。” “以前总觉得捡垃圾丢人,小张让我知道,做好事根本不分方式,这才是真的正能量。” “跟着他一起捡垃圾的人太赞了,一群人把沙滩弄干净,这比喊一万句环保口号都有用 。” 理性派网友提醒: “别光羡慕,得先搞懂法律!要是捡着贵重东西不还,好事就变坏事了,说不定还得坐牢。” “体重基数大的人突然大量弯腰起身,小心伤着腰和膝盖,减肥还是得循序渐进。” “要是在小区捡垃圾,最好跟物业说一声,免得被当坏人,还能问问垃圾该怎么处理。” 质疑派网友则表示: “这是不是作秀啊?每天捡垃圾能瘦多少?说不定背地里还节食了。” “穿着干净衣服捡垃圾,最后还拍照发网-上,感觉更像为了博眼球。” “海边垃圾应该有专门的保洁员清理,普通人捡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结论:这波“双赢”操作,你愿意试吗? 小张用捡垃圾的方式,既减了肥又清理了环境,把个人健康和社会责任拧成了一股绳,这种创意确实值得点赞。但咱也得记住,捡垃圾公益有讲究,分清“无主物”和“遗失物”,保护好自己,才能把好事办踏实。 不过话说回来,不是每个人家旁边都有海。有人说可以捡水瓶、纸壳,有人说能去公园捡垃圾,还有人觉得小区里的宠物粪便也该清理。你觉得这种“公益减肥法”靠谱吗?要是你想减肥,会试试这种方式吗?或者你还有更接地气的“双赢”妙招?评论区聊聊!
“人怎么能聪明到这种程度,辽宁营口,小伙体重210斤,去医院查出脂肪肝、高血压、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