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一个日本人冒充中国人,加入了解放军,征战半个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但是,没多久他就暴露了身份! 1933 年,砂原惠出生在一个武士家庭,祖上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 五岁那年,他跟着在 “满铁” 工作的父亲来到了中国东北。他的父亲,虽然身在侵略者的阵营里,却是个异类。他亲眼目睹了日本对中国工人的压榨和欺凌,打心底里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也因此被自己的家族排挤。父亲的这种 “叛逆”,在年幼的砂原惠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 东北的矿山上,砂原惠常看见日本监工用皮鞭抽中国矿工,父亲总会偷偷塞给被打者饭团,夜里对他说 “欺负弱小的人最没出息”。1945 年日本投降,父亲病逝的消息和撤侨船被军方霸占的消息一起传来,十五岁的他带着母亲和弟妹流浪到辽宁乡下。村民听出他们奇怪的口音,却没戳破,还让他去学堂外听课。地主家养猪时,他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张荣清。 解放军来村里分田地那天,砂原惠看着战士们睡在屋檐下不进民房,偷偷跑去报名。他改了年龄,说自己是南方孤儿,成了四野的侦察兵。平津战役时,他扮成卖糖葫芦的小贩,棉袄里藏着画满敌军布防的烟盒,凭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混过岗哨。战友们爱听他讲 “南方故事”,没人知道这个总抢着扛炸药包的小个子是日本人。 抗美援朝的申请书上,他在国籍栏写下 “中国”。可母亲病危时,政府来人探望,老人家迷糊中喊出的日语暴露了一切。调去东北航校那天,他看见日俘吃大米,想起雪地里啃冻土豆的战友,绝食抗议了三天。后来他在航校教日语,帮着翻译技术手册,战友们仍喊他 “老张”。 有人说他是叛徒,可他骨灰一半留在中国的选择说明了真心。国籍不过是张标签,父亲教他的正义,解放军教他的平等,早让他把心扎在了这片土地上。那些年他 400 次往返中日,不就是想证明,好人和坏人,从来不是按国界分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48年,一个日本人冒充中国人,加入了解放军,征战半个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还
海边观潮客
2025-09-21 22:44:50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