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石光银种下的 6 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场,禁止砍伐。这样一来,石光银手握几千万的资产不仅挣不到钱,每年还得倒贴几十万,就在他不知道咋办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石光银这辈子,就跟沙子杠上了。他出生在陕西定边县海子梁乡,靠近毛乌素沙漠南边,那地方风沙大,庄稼地年年被埋。家里穷,爸妈带着他搬了九次家,就为躲沙子。小时候,七岁那年,一场大沙尘暴把他刮出去十五公里远,爸找了三天才把他弄回来。从那时候起,他就下定决心要治沙。二十岁出头,他当上村里小队队长,带着乡亲们干活。三年来,他们种了 1.4 万亩树,总算在海子梁乡搞出第一个绿洲来。沙子少了点,日子勉强好过些。他 1973 年入党,那年才 22 岁。 禁伐令下来那会儿,石光银天天蹲在林场边上抽烟。账本上的贷款数字像沙子一样越堆越高,冬天给护林员发工资都得挨家挨户借。之前种树靠卖灌木条子换钱,现在树不能砍,管护树苗的钱、浇水的电费全成了窟窿。有人说他傻,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偏要治沙,现在把自己套进去了。他夜里睡不着,就打着手电在林子里转,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像哭,他摸着碗口粗的树干,心里比沙子还堵。 转机藏在政策文件里。省里听说他的难处,专门拨了 40 万治沙补助,还出台了生态补偿政策,每年按林子面积给补贴。更关键的是他自己琢磨出了新路子 —— 光种树不行,得让沙子里长出钱来。他带人把老灌木砍了改种樟子松,这种树长得慢但值钱,林间空地种沙棘、建大棚蔬菜。后来又办起养牛场,用树枝做饲料,让村民入股分红。 那些说他傻的人,后来都跟着他干上了。以前种树是凭着一股子蛮劲,卖羊卖骡子凑钱;现在搞 “公司 + 农户 + 基地”,种树护林能领工资,大棚里的菜、养殖场的牛都能赚钱。他常说:“治沙不能光靠热血,得让沙子养人,这事儿才能长久。” 当年被风沙追着跑的苦孩子,硬是把死沙窝变成了活银行。这哪是一个人的战斗?是政策托底加脑子灵活,才让绿色能一直往下传。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98年,石光银种下的6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场,禁止砍伐。这样一来,石光
海边观潮客
2025-09-21 20:44: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