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被渗透成筛子,乌军行动接连得手,就连海参崴也不能安宁! 当地时间周二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18 17:00:13

俄罗斯远东被渗透成筛子,乌军行动接连得手,就连海参崴也不能安宁! 当地时间周二,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什奇托瓦亚湾地区的一处军事设施发生爆炸,随后大批安全部门人员赶赴现场,搜寻“破坏分子”,当地警方也设卡拦截附近的一切往来车辆,一架米-8直升机也迅速升空。   这已经是海参崴在短短三个月内遭遇的第二次严重军事设施袭击,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全防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乌克兰军方情报部门随后通过社交媒体证实,这次行动是他们的手笔。消息一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海参崴距离乌克兰本土超过60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迪拜往返一次的距离,这样的超远程打击在传统战争逻辑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乌克兰用实际行动证明,现代战争的规则已经被彻底改写。   乌克兰军方这次使用的无人机技术堪称颠覆性创新。这些外观类似国产安-196或FP-1型号的无人机并没有直接飞向目标,而是在特定空域与另一架特制加油机完成了精准对接,在空中"喝饱了油"。   这项无人机空中加油技术让作战半径实现了质的飞跃,使原本只能飞行几百公里的战术无人机摇身一变成为能够跨越洲际的战略级打击武器。乌克兰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尖端能力的国家,这项技术突破让俄罗斯的防空系统陷入尴尬境地。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次袭击并非孤立事件。早在今年5月30日,乌克兰特种部队就曾神不知鬼不觉地渗透至俄罗斯海军第155旅基地,制造剧烈爆炸并全身而退,甚至顺手"打包"带走了一批俄军装备。   就在同一天,海参崴市鲍里先科街一处供暖管道的隔热层也发生了爆炸和起火。50平方米的明火虽然很快被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与军事基地的爆炸形成呼应,让整个城市陷入恐慌。   当地居民发现,仅仅24小时内,海参崴就发生了三次大爆炸,安全部门的搜查行动遍布城市各个角落。   乌克兰军方情报部门对这一系列行动毫不掩饰。他们在接受乌克兰媒体《基辅独立报》采访时明确表示,5月30日上午发生在德桑特纳亚湾附近的两次强烈爆炸是乌克兰国防情报局成功行动的结果。他们的目标直指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军步兵旅第47独立近卫突击营的驻地和指挥部。   乌克兰方面解释实施报复的原因是该旅积极参与了针对乌克兰的作战行动,包括马里乌波尔、武赫莱达尔和库尔斯克州等战斗,手上沾满了乌克兰士兵的鲜血。   乌克兰选择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采取行动绝非偶然。俄罗斯国土广袤,传统上依靠纵深换安全的战略思维根深蒂固。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方将大量军工设施东迁至乌拉尔山甚至远东地区,满以为这样就能躲开乌军的打击半径。海参崴作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更是被视为远离前线的"安全后方",集中了不少关键军工生产线。   遭袭的军工厂绝非普通企业,而是为俄军生产导弹导航系统与尖端通讯设备的军工神经中枢,其产品直接关系着俄军在战场上的指挥命脉。   乌克兰安全局消息源透露,7月30日的攻击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关键生产线被彻底摧毁。这种精准打击显然经过长期情报收集和周密策划。   乌克兰军队的行动策略展现出高度灵活性。这些长途奔袭的无人机并未硬闯俄罗斯西部严密的防空网,而是巧妙绕道,利用空中加油拓展航程,从意想不到的方向切入目标。   当海参崴的防空警报终于响起时,无人机已如匕首般刺到眼前,留给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所剩无几。   这种战术创新彻底重构了战场地理概念。传统意义上需要昂贵战机、导弹才能实现的战略纵深打击,如今被经过改装的无人机替代。乌克兰用行动证明,即使没有强大空军,依托创新技术和小型无人机集群,同样能对大国形成有效威慑。   俄罗斯方面的反应则暴露出诸多问题。在5月30日的袭击中,当爆炸声在军事基地响起时,俄军特种部队和紧急救援人员虽然迅速抵达现场,并封锁了周边区域,但袭击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7月30日的爆炸发生后,类似的场景再次上演。安全部门人员赶赴现场,警方设卡拦截往来车辆,米-8直升机升空搜寻,但同样一无所获。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反应模式,反映出俄罗斯在应对新型不对称威胁时的力不从心。   更令俄罗斯防不胜防的是乌克兰在其境内构建的情报网络。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曾披露,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神秘的第五反间谍局和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都在俄罗斯境内拥有复杂的网络和工作方式。   自冲突开始以来,乌克兰特工已暗杀了数十名俄罗斯指挥官、官员和宣传人员,这些行动与远东的爆炸事件形成呼应,构成了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全面挑战。   乌克兰的这些行动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战略。他们旨在掐断俄军战争机器的"血管"——石油收入与电子元件供应。面对乌克兰的战术创新,俄罗斯显然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加强远东防空,势必削弱前线防空力量;若放任不管,更多军工命脉可能遭斩首。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