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晚年说,毛主席很重视我,那个时候一个礼拜要见他一次,跟我讨论几个小时。伟人

可爱卡梅伦 2025-09-17 13:45:16

钱学森晚年说,毛主席很重视我,那个时候一个礼拜要见他一次,跟我讨论几个小时。伟人时代,凝聚力极强!各路英雄豪杰齐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两个爱国爱民的时代巨人,永远怀念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老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国国防的强大。他为中国的航天导弹技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唯一享受国葬的伟大科学家!谢谢了,永垂不朽!! ---- 我爷爷是酒泉发射中心的老炊事员,嘴里常年飘葱花味。1966年,他端着一锅白菜炖豆腐往工地跑,远远瞅见一个穿呢子大衣的老头蹲在地上,拿树枝在沙土画圈圈,画完用脚抹平,再画。爷爷嘀咕:这谁家的教授,鞋跟磨歪了也不换?旁边小兵嘘他:钱院长!爷爷腿一软,差点把汤锅扣自己脚上。那晚他回宿舍,把见钱学森的“光荣事迹”添油加醋说了三遍,结果全排战友都让他“滚去洗脚”,嫌他蹭了仙气还显摆。 我打小听这段,以为钱学森是“天选之人”,后来翻资料才发现,人家在美国被软禁五年,天天被联邦调查局按门铃,连倒垃圾都得打报告。回国那趟船,他带了三卷笔记、一把小提琴,还有一肚子气。气啥?气自己“学了一身本事,却给别的国家造火箭”。这股气,后来变成东风一号、东风二号,变成“争气弹”。有人算过,他回国让中国的导弹研发至少提速20年,可钱学森自己说:“我不要数字,我要他们别再炸我们。”一句大白话,比所有口号都烫心。 我上大学时,老师参加过“东方红一号”地面测试,喝多后爆料:当年芯片缺得狠,遥测系统拿晶体管硬堆,一开机像烤红薯,直冒糖稀味。钱学森蹲在仪器旁,拿钢笔管当扇子,边扇边念:“别急,让糖稀再结壳。”一句话,把所有人逗乐,机器竟也奇迹般撑过180秒。老师拍桌子吼:“那就是定海神针!”我那时才懂,所谓天才,不过是把复杂问题翻译成市井糙话,让慌神的人听得懂、站得稳。 可别以为他只会笑眯眯。1980年,某型号火箭发射前发现箭体有裂纹,年轻工程师主张“小问题,继续”。钱学森一句话怼回去:“你赌的是国家的脸,不是你家自行车!”全场噤声,连夜返工。火箭最终刺破天幕,他却转身去食堂,只要了一碗阳春面,多放葱花。有人说他“轴”,我觉得那是把良心拧到极致的螺丝刀,一点松扣都不许。 晚年,他躲着镜头,有人想给他拍“感动中国”式特写,他拿报纸挡脸:“我又不是大熊猫。”记者追问:“您到底图啥?”他回:“图以后孩子们不用趴战壕写作业。”一句话,把我这个90后鼻子干酸。想想也是,我们晚自习抬头看见的是北斗导航,不是B52轰炸机;刷手机用的是“嫦娥”中继,不是“萨德”雷达。这份安心,免费却最贵,是一个老头把命里所有“小确幸”兑换成民族的大确幸。 2011年冬天,北京下小雪,八宝山外排了两里地人。我挤在队伍里,前面大妈拎保温盒,说里头是钱老爱吃的芝麻汤圆,要“让他趁热”。后面高中生抱着火箭模型,塑料翅膀被挤掉一只。没人组织,没人发红包,大家就这么站着,像给老邻居守夜。那一刻我明白,所谓国葬,不是仪式,是人心自发的“签到”。钱学森没开微博,没上综艺,却收获顶流都没法比的“真·热搜”——老百姓用脚投票,一路排到长安街。 回酒店地铁上,隔壁小哥刷短视频,背景音乐是“我们一起学猫叫”,笑得前仰后合。我瞄一眼,心里没鄙夷,只默默念叨:兄弟,你笑得这么放肆,是有人替你扛过炸弹。那人叫钱学森,也叫我爷爷,叫成千上万没留下名的工匠。他们把苦难嚼吧嚼吧咽了,把甘甜留给我们当口香糖。你负责“喵喵喵”,他们负责把天撑住,谁也不欠谁,这就是代际分工。 前阵子“SpaceX”回收火箭刷屏,我朋友圈一片“马斯克yyds”。我顺手贴出钱老1969年画的可回收火箭草图,配文:“概念爷爷早就画好,现在孙子们玩出花。”有人怼我“蹭热度”,我懒得吵,只回一句:“可以追星,也别忘了追根。”钱学森不是神仙,他也有遗憾——没来得及带学生去海南看真正的发射塔,没赶上亲手摸一摸自己的“北斗”。但正是这些“没赶上”,逼着我们接棒,别让下一回再错过。 写到最后,想起爷爷临终前的话:“我这锅白菜炖豆腐,一辈子没炖出肉味,但能让火箭小子们吃饱,值。”说完他侧过脸,像瞅见沙土上那串被抹平的圈圈。我想,天堂若真有食堂,钱学森一定端着白菜豆腐,拿树枝在地上画新曲线,爷爷蹲旁边添柴,火舔着锅底,葱花味飘得老远。人间呢?我们继续把锅烧热,把葱花撒足,让下一波孩子吃饱,去画他们那一代的圈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