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全国房价普涨,是因为总量短缺;但现在,全国整体存量已经开始过剩。未来支撑房地产的,是结构化短缺,缺的是好房子。
深圳楼市也是一样。
在南山区,10年内房龄、中高楼层的二手房,贝壳上仅挂出一千套。细分到板块,甚至只有个位数。占全市挂牌量的2%都不到。
若按改善标准到其他核心片区进行筛选,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选择都不多。
相比之下,刚需的选择其实变多了。不仅有保障性住房,总价低的老破小和郊区新房也越来越多。
从资产的角度,如果你也希望房子未来有不错的流动性,更具保值升值功能,就要尽量避开这些红海市场。尽量垫垫脚尖,拥抱改善市场。
即便是在刚需市场,也一定要有下家思维。
买房不能光想着“我喜欢”,还要想“以后有没有人愿意接盘”。像奇葩户型、鸡肋房源、老旧小区等,都要慎重。年轻人以后会为什么样的房子买单?你现在就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