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骑兵在诺门罕被灭得有多惨?日本军医:苏军的手段实在太残忍。 那可不是一般的惨,是连人带马被按在地上摩擦的那种惨。你想想,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关东军,挥着马刀、喊着口号往前冲,结果对面来的不是步兵,是一群轰隆隆的 BT-7 坦克 —— 那玩意儿跑得比马快两倍,机枪一转,骑兵就跟割麦子一样倒。 当时日军骑兵联队的指挥官叫安冈正臣,他满脑子还是 “骑兵冲锋决胜” 的老想法,觉得马刀能劈开一切。开战前他还对着手下喊:“苏军的坦克就是铁壳子,咱们的马快刀利,冲上去就能把它们掀翻!” 结果冲锋号一吹,骑兵们刚跑出没几百米,苏军的坦克就从隐蔽处冲了出来,履带压过草原的声音比马蹄声还震耳朵。 有个幸存的日本军医后来在回忆录里写:“我在战地医院看到的伤员,要么是被坦克机枪打穿了胳膊腿,要么是被履带碾伤的 —— 有的马直接被压成了肉泥,骑手的骨头都碎成了渣。” 更要命的是,苏军不光用坦克,还配了反坦克步枪,专门打骑兵的马。一匹马倒下,马上的士兵就失去了掩护,只能在开阔地上当活靶子。 日军本来想靠骑兵穿插到苏军后方,结果反过来被苏军包了饺子。有一支骑兵中队被困在沙窝里,没水没粮不说,还得躲着苏军的飞机轰炸。最后中队长带头投降时,全队只剩十几个能走路的,马几乎全死光了 —— 有的被打死,有的因为没草吃饿死,尸体在草原上堆得像小山。 其实这惨状根本不是苏军 “残忍”,是日军太落后还不肯认。那时候早就不是马刀胜坦克的时代了,苏军只是用现代化武器打落后的骑兵,纯属降维打击。日军总觉得自己的 “武士道精神” 能弥补装备差距,却忘了战争拼的是技术和战术,不是喊口号和硬冲。把自己的落后造成的惨败,说成是对方 “残忍”,不过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诺门罕这一仗,算是彻底打醒了日军的骑兵梦 —— 之后他们再也不敢让骑兵跟坦克硬拼,可骨子里的固执,还是让他们在后来的战争里吃了更多装备落后的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70年代苏军在边境上部署了70余万人,拥有55个步兵师和坦克师。部署的这55个师
【1评论】【4点赞】
49xxx77
古筝行动比坦克好,没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