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陆敢打仗,我就敢给他们送物资过去!”郭台铭,也就是富士康的创始人,表示如果两岸真的打起来,他会第一时间支援前线! 但郭台铭的富士康能有今天,跟大陆的那场改革浪潮和政策红利分不开。他早年进驻大陆时,政策给到优惠,工厂开在各地,数十万员工靠着这张“大厂饭碗”谋生活。 上世纪 80 年代末,大陆正卯着劲搞改革开放,那会儿为了吸引外资、激活经济,政府出台了一堆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比如外资企业能享受到好几年的税收减免,工业用地审批一路绿灯,连厂区周边的水电、物流配套都能优先安排。 郭台铭就是瞅准了这个机会,1988 年带着富士康扎进了深圳。当时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政策红利正浓,当地政府不仅给了他低价的工业用地,还帮着协调员工宿舍、招聘渠道,甚至连货物出口的报关流程都给简化了。要是没这波支持,富士康那会儿顶多就是台湾一家小代工厂,根本没机会站上全球舞台。 没几年功夫,富士康就在大陆扎下了根。从深圳的第一家工厂起步,后来又把生产线开到了郑州、成都、太原等地。 这些地方也没少给政策倾斜,就说郑州吧,为了留住富士康,专门规划建设了航空港区,还开通了直达深圳的物流专线,甚至帮着解决了几万员工的子女上学问题。 巅峰时期,单郑州富士康一家工厂就有几十万员工,这些员工靠着富士康的工资养家,而富士康则靠着大陆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接下了苹果、惠普这些国际巨头的订单。 要知道,苹果手机能稳定量产,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郑州富士康的生产线,而这条生产线能顺利运转,背后是大陆从原材料供应到物流运输的全链条支撑。 这些年大陆对台商一直够意思,就说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吧,2010 年生效后,台商出口大陆的很多产品都能享受关税优惠。 富士康生产的电子产品,比如手机零部件、笔记本电脑,很大一部分都是借着这个政策降低了成本,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跟其他代工厂竞争。 郭台铭早年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没少在公开场合夸大陆的营商环境好,说 “大陆是富士康的第二故乡”。 可现在却冒出 “大陆敢打仗就送物资” 这种话,先不说 “大陆对台湾打仗” 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和平统一才是根本方向,这种说法本身就违背了最基本的事实,更让人觉得他有点忘本。 要是真像他说的那样搞出冲突,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他自己的富士康。郑州富士康的生产线要是停了,苹果的手机都得断供,他的营收至少得掉一大块;各地工厂的几十万员工没了工作,社会稳定都会受影响。 而且大陆这些年对台商的善意,从来都是建立在一个中国原则上的,不是无条件的溺爱。就像之前菲律宾一边拿中国的救灾援助,一边在南海搞事,最后没人愿意再帮一样,郭台铭要是拎不清,继续说这种没谱的话,到头来损失的还是他自己的企业。 大陆市场从来不是想来就来、想踩就踩的地方。台商在大陆发展,首先得认清楚一个中国原则,得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郭台铭一把年纪了,该明白两岸和平发展才是对大家都好的事。 真要是闹僵了,别说送物资,他的富士康能不能稳住基本盘都难说。别拿着大陆给的政策红利赚了钱,反过来又说些添堵的话,这不是一个企业家该有的格局。 毕竟,没有谁会一直惯着忘本的人,大陆的善意也不是无止境的 —— 你尊重事实、好好合作,大家就能一起赚钱;要是总想搞些小动作,那只能自己承担后果。
☁终于明白,中国为啥不趁着俄乌打仗,欧美腾不出手时直接收复台湾了!俄罗斯打
【106评论】【102点赞】
用户14xxx83
你们看他像不像一条🐩
宝时
脑子进水,你以为可能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