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一下就是:写得好,下次不要再写了! 陈毅元帅让主席帮他修改诗作,主席说自己改不了,让陈毅元帅去找叶帅和董必武。 井冈山的夜是冷的,风钻进帐篷缝隙,磨得人骨头疼。 1928年,山上新来了个人,说话带点南方口音,皮肤白净,眼睛挺亮。 他叫陈毅,从外头转了一大圈,法国回来,绕了一圈子,最后还是扛了枪,上了山。 山上的人不多,有几个老脸,最多的一个就是毛泽东。 那时候毛泽东脸上还带着些书生的清瘦,但说起话来,眼神一亮,哪怕周围饿着肚子,也没人敢当他面乱讲一句。 他们两个第一次见,是在一口简易的锅灶边上。 锅里在煮一锅稀饭,说是饭,其实就是水漂着几颗米粒,喝了不顶饿,还容易拉肚子。 一见面倒也没说啥军务上的大事,谁都不想在稀饭味里谈布防。 他们聊李白。 陈毅说起“长风破浪会有时”,毛泽东就接了“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人说革命是靠枪杆子,其实也是靠一点点不肯死掉的浪漫。 陈毅回去后就写了首小诗,说的是当晚那场风。 他写完后拿给毛泽东看,不是请示,是请教。毛泽东读完后皱了皱眉,说这句“败军气犹壮”,不妥,听着就像替敌人说话。于是提笔一改:“铁军正是铁。”陈毅站在一旁,看着他笔一落下,整首诗的气就变了,原先是“战况汇报”,改后是“气魄宣言”。 “画龙点睛。”陈毅没忍住说了一句,这不是恭维,他是真的佩服。 那一改,让陈毅对毛泽东的文笔心服口服。那也是两人开始较真的开始——不是那种凡事听从,而是愿意在诗里、在字句上用功夫、较短长。 这一点,后来很多年都没变。 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横渡长江,回来后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游泳》,传开了。 陈毅一看到“胜似闲庭信步”这几个字,心头就热了。 他叫来家里几个孩子,一人一段,带着念,念着念着,他眼圈都红了。 不是为词句,是为那种在大江大浪里还能闲步前行的劲头。他说:“你们以后要记得,不怕难,不怕苦,不怕人看笑话。” 陈毅也写了回应的诗,题叫《长江》,没有毛泽东的笔力那么张狂,但句子里的敬意藏不住。 他没藏着掖着,拿了毛泽东几十首诗词,自己一笔一划地誊写下来,装订成册。 没金边封皮,也没精装印刷,就是用最普通的纸线缝起来,一页页翻着念。有时候他在出访的飞机上也带着,没事就掏出来读,念完收回去,像收一张老朋友的信。 有一年,毛泽东读了陈毅写的一首六言诗,里头写了“满园李白桃红”。 他读了一遍,又读了一遍,点头笑了。 他说:“陈毅的这首诗,写得不错。”这话传到陈毅耳朵里,半宿没睡。 他不是为夸奖睡不着,是想着——毛泽东记得他的诗,而且用心看。他们从来不是拍肩膀的那种兄弟,但那种无声的在意,比什么都深。 他们俩的诗来诗往,从没公开办过什么“笔会”,但有时候一坐就是半天,只为了琢磨一句话里的气。 那是真正在乎的人,才会坐下来啃一个字,啃到骨头里去。 可光有情义不够,这两人也吵过,吵得挺凶的。 1943年,陈毅在新四军当副军长,饶漱石当政委,两人水火不容。 会上一吵,饶漱石把一堆问题摆出来,当众批评。 陈毅脸都涨红了,回去就想飞奔延安找毛泽东说理。 毛泽东没见他,门一关,就是“晾着”。半个月后才见面,一开口不是安慰,是批评:“你太急了,事情得慢慢来。”陈毅不服气,气鼓鼓地回去,写了封信,说以后跟饶漱石势不两立。 毛泽东回了封信,那信不长,里头那句,“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像把刀,剜进了陈毅心口。 他念了几遍,最后把那张信纸折好,塞进了笔记本里。 后来每次动气,他都摸出那张纸,看上一眼,再把火气压下去。 毛泽东生活节俭,是大家都知道的。可节俭到什么地步?陈毅有一回去中南海办事,主席正好不在,他顺道躺了会儿毛泽东的床。 床板硬得能硌背,褥子薄得像纸。 陈毅一骨碌爬起来,冲身边人喊:“怎么不给主席换床!”旁人摇头,说:“这是主席自己不让换。”陈毅不说话了,一下子没了火气,回去自己换掉了家里铺了多年的软垫。 他是从毛泽东身上学东西的人,不光是诗,还有做人的样子。 到了1971年冬天,陈毅已经病得快起不来了。 人说话气短,脸色蜡黄。 那天是毛泽东生日,陈毅突然想吃面。 他一口一口地吃,吃得很慢,家人还以为他饿了。他摆摆手,说:“今天是主席生日,我想吃一碗面……”说着眼眶红了。 人都以为他疼得没知觉了,其实脑子清着呢,一直惦记着毛泽东的身体。 他念叨着要见主席。 可主席那时候也病着,躺在床上连路都走不稳。 叶剑英去了一趟,把陈毅的心意带去,毛泽东听完没吭声,伸手要纸和笔,慢慢写下一张纸条,递过去。 陈毅的追悼会那天,天是灰的,风刮得直往人衣领里钻。 谁都没想到,毛泽东会来。 他披着大衣,里面是睡袍,没换衣服,也没说话,一步一步走到灵堂前,冲着陈毅的遗像,深深鞠了三个躬。 那天,谁哭得都没声音,人群像冻住了一样。 毛泽东回去后提笔写了一首词,悼念陈毅。 词里没有夸张的华辞,句子像一锤一锤落下,把四十多年的交情打进字缝里
翻译一下就是:写得好,下次不要再写了! 陈毅元帅让主席帮他修改诗作,主席说自己改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8-27 00:34:02
0
阅读:47